年底美债市场可能展现积极走势,这一趋势与美联储政策预期关系不大,而是源于历史数据显示的季节性规律——投资者风险偏好在秋季下降推动避险资产需求上升。
美联储主席Powell上周表示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后,市场对降息预期大幅降温。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12月降息概率从Powell新闻发布会前的约90%降至现在的72%。
然而,目前债券投资者的一大利好是,美国国债市场呈现出相当稳定的季节性模式,价格在秋末达到峰值,在春季触底。这一规律可能抵消投资者对美联储政策立场的失望情绪。
季节性规律可追溯至70年代
美国国债市场的季节性特征并非一直存在,这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财政部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拍卖出售国债之时。
据2015年发表在《Critical Finance Review》上的一项研究表示,在市场化定价机制建立之前,美债收益率几乎没有季节性变化表现出来。但在引入拍卖机制,并且国债发行开始遵循定期可预测的时间表后,季节性变化成为国债的稳定特征。
数据显示,12月单月的美债平均回报率表现平平,但与11月合并计算后,其回报率高于全年任何其他两个月的组合。这种季节性规律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保持相对稳定。
避险情绪驱动机制
研究人员最初分析了多种假设来解释国债季节性模式的成因,包括宏观经济季节性、风险的季节性变化、天气因素、股票和国债市场间的交叉对冲、投资者情绪的传统衡量指标、国债拍卖时间表的季节性、国债供应的季节性以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周期的季节性,但都被逐一否定。
最终,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个合理解释:投资者风险厌恶的季节性变化。具体而言,秋季投资者开始受到季节性情绪失调影响,进而影响其承担风险的意愿。
研究人员写道:
“如果投资者在秋季情绪低落,从而风险厌恶情绪上升,那么国债价格应该会上涨,导致秋季国债的实际收益率高于平均水平。然后,当投资者情绪在春季回升,风险厌恶情绪减弱时,国债价格就会下跌,导致实际收益率低于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