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券商巨头中信建投举办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回应各界投资人关心的问题。
这家券商的核心高管悉数出席,回应了自营投资收益来源、财富管理转型效果、应对投行业务“逆风”等关键问题。
资事堂将这场业绩会要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自营盘运作细节
前三季度,中信建投实现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68.51亿元,同比增长28.81%。
主要因本年度A股二级市场及港股二级市场表现均好于去年同期,公司积极捕捉市场机会,持续优化投资组合策略,合理配置资产结构,实现自营业务收入稳健增长。
财富管理转型:高净值客户数量创近5年新高
公司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7.57亿元,同比增长53.8%。
截至目前,公司服务个人客户超1600万户,高净值客户数量创近5年新高。
公司核心竞争力集中于构建“总分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获客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客户分层经营体系,不断开展组织机制创新。
未来公司将持续提高资产配置及买方服务水平,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投行业务布局
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若干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强监管、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我们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并严格贯彻落实。今年以来,随着科创板“1+6政策”的推出,资本市场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凭借在客户资源、市场口碑、人才队伍等方面的积累,我们相信在新阶段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将取得新的更好发展。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深化“行业+区域+产品”矩阵式布局,把握A股、港股、并购重组、REITs、科创债等业务机会,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与公司相关业务条线的协同服务,推动投资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对客衍生品业务
公司衍生品业务的竞争优势体现为综合服务优势和跨境一体化管理优势,包括产品线的丰富度、研究交易能力、系统自动化程度、客户服务能力和境内外一体化管理协同能力等。
对客衍生品业务的本质是通过和客户签署期权、互换等场外衍生品的合约,从而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资产配置工具。
补充资本金动向
公司通过系统性方式补充资本,如努力保持较高盈利水平,通过发行次级债及永续次级债补充附属净资本,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探索进一步补充股权资本的可能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