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罕见公开发声,资深研究员陈德里:长期看,AI可能会取代绝大部分人类工作,这不是危言耸听

11月7日,DeepSeek资深研究员陈德里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罕见发声,指出AI将在10-20年内取代绝大部分人类工作。他提出三阶段演进路径:3-5年内人机协同创造价值,5-10年开始出现岗位替代,长期将面临社会秩序重构挑战,并强调“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AI正从工具转变为“智慧主体”的根本性变革。

DeepSeek打破了近一年的公开沉默,11月7日,其资深研究员陈德里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预测,在经历短暂的“蜜月期”后,AI将在10到20年内可能取代绝大多数人类工作。

据媒体报道,这是自今年1月凭借一款低成本高性能模型引发全球轰动以来,DeepSeek近一年内的首次公开亮相。

陈德里在发言中清晰地描绘了一个三阶段的演变路径:短期内人与AI协同创造更大价值;中期则伴随着部分工作被取代与失业风险上升;长期来看,社会可能面临大规模的岗位替代。

从蜜月期到大规模取代

陈德里在会议上详细阐述了他对AI影响社会的三阶段预测,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时间线参考。

首先是未来3到5年的“蜜月期”。他认为,在此阶段,AI尚无法独立完成许多工作,但人类可以利用AI作为强大工具,实现“1+1>2”的效果,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创造更大价值。

其次是5到10年的中期阶段,风险将开始显现。陈德里预测,届时AI将足以开始取代部分人类工作,导致失业风险上升。他强调,科技公司此时应扮演“吹哨人”的角色,主动向社会公众提示风险,唤醒其风险意识。

最后是10到20年的长期阶段。陈德里警告,AI可能取代“余下的(人类)工作”,社会秩序将经历“巨大挑战”。他认为,科技公司届时必须承担起“人类守护者”的责任,至少要确保人类的安全,并积极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塑。

AI成为“智慧主体”

为强调其预测的严肃性,陈德里明确表示,“上述观点并非危言耸听”。他解释了本轮AI革命与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变革的根本区别,这构成了其长期悲观判断的核心逻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陈德里指出,在以往的工业革命中,人类发明工具,但智慧的主体始终是人。然而,在正在发生的AI革命中,AI本身也可以成为“智慧主体”,甚至在未来可能比人类更聪明。

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意味着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超以往任何技术。正是基于“智慧主体”可能被替代的逻辑,其对就业、社会结构乃至人类地位的颠覆性潜力不容低估。路透社引述他的话说:“我对技术本身极其乐观,但我对它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持负面看法。”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