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巨头财报将至:AI、即时零售都在烧钱,三季度进入利润真空期?

高盛预测,三季度中国互联网巨头将因"即时零售"业务巨额投资导致板块利润同比下滑31%,创下年内最大跌幅。在这些巨头中,腾讯预计将是唯一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当前市场焦点已从盈利数字转向管理层对2026年投资拐点与亏损收窄路径的指引。AI带来的云业务加速增长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但这笔“未来的期权”正由当下的利润买单。

高盛指出,即将到来的中国互联网巨头第三季度财报季,将揭示一个残酷的现实:虽然AI和云业务带来增长亮点,但各大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激进投资正严重侵蚀利润。

据追风交易台,11月10日,高盛发布报告称,这可能导致中国互联网板块出现连续第二个季度的利润下滑,并且下滑幅度将从第二季度的-9%扩大至第三季度的-31%(同比)。

具体来看,仅在第三季度,即时零售业务预计就将给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分别带来高达360亿、200亿和13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在这些巨头中,腾讯预计将是唯一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

因此,市场关注的焦点将不再是本季度的盈利数字,而是管理层对于第四季度及2026年投资强度和亏损收窄路径的指引。AI带来的云业务加速增长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但这笔“未来的期权”正由当下的利润买单。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短期内需要承受巨大的利润压力。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管理层对下半年投资强度的指引,尤其是AI的变现能力与快商务亏损收窄的路径。短期阵痛难免,但报告认为三季度业绩可能成为市场情绪转向2026年盈利拐点的关键催化剂。

利润真空,聚焦盈利拐点

高盛预计,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第三季度财报将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一方面,AI投入带来的资本支出提升和云收入加速成为共同主题;但另一方面,即时零售、海外业务和新流量入口的激进投资,正短期影响着集团整体利润率。

报告预测,中国互联网板块在9月份所在季度的总利润将同比大幅下滑31%,远超6月份季度的9%降幅。在这个盈利的“真空期”,投资者情绪可能承压。财报发布后的业绩电话会,将成为判断投资拐点的关键事件。市场将密切关注即时零售的亏损是否会在第四季度收窄,以及对2026年盈利拐点的展望。

烧钱换未来,资本开支与营收增长的博弈

AI是贯穿本季财报的核心主题,但它对财务的影响是双面的。

积极面:云业务显著加速。受益于强劲的AI需求,高盛预计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云收入将进一步加速增长,这与美国同行亚马逊和谷歌在三季度财报后因云业务强劲而股价上涨的逻辑相似。报告预测,阿里巴巴第三季度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将从上季度的26%加速至31%。

消极面:资本支出剧增,侵蚀利润。为了支持全栈AI云服务,巨头们正在“烧钱”进行大规模AI基础设施投资。高盛对其预测远超市场预期,预计阿里巴巴在2026-2028财年的资本支出将高达4600亿元人民币,高于公司此前3800亿元的目标。这些投资带来的折旧和AI推理成本将直接稀释短期利润。

尽管中国AI大模型在全球排名中不断攀升,但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如字节跳动的豆包)仍处于利润稀释阶段。

即时零售是拖累本季度利润的最主要因素。高盛明确指出,相关投资在第三季度达到顶峰,但亏损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至2026年。

惊人的亏损数字: 报告估计,仅在第三季度,即时零售业务就导致阿里巴巴亏损360亿元人民币,美团亏损200亿元,京东亏损130亿元。与第二季度相比,阿里和美团的亏损额度急剧扩大。

亏损或将持续: 尽管高盛预计第四季度亏损额将环比收窄(预计阿里、美团、京东分别收窄至190亿、130亿、130亿元),但现阶段要实现亏损减半的目标仍不太可能。

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是,这场烧钱大战何时能看到尽头。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