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宏观:“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释放政策微妙转变信号,短期货币加码紧迫性有所降低

国泰海通梁中华、应镓娴
国泰海通宏观研究梁中华团队认为,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结合,政策框架从总量扩张转向效率优化与结构调整。全年经济目标压力可控,短期货币加码紧迫性降低,重点落实前期政策。但考虑低通胀和实际利率偏高,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尤其居民贷款利率调整余地较大。未来政策更注重内生增长动能培育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概要

总体来看,货币政策基调延续了二季度报告及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继续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几个季度强调“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三季度报告进一步突出做好“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的结合(上一次提到是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在体现十五五规划政策要求的同时,也释放出政策重心短期微妙转变的信号。

结合几个专栏来看,央行借着回应“货币是否收紧”、“融资是否疲软”、“利率是否失灵”等几个问题,提示货币政策目标不再仅是短期的逆周期托底,还会更兼顾跨周期的前瞻性布局。这也体现出货币政策框架正在转型,不再是关注总量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而更注重效率优化与结构调整,以更好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我们认为,全年经济目标完成压力可控的背景下,短期货币加码的紧迫性有所降低,更多聚焦在落实落细前期的政策,兼顾跨周期的政策储备。而如果接下来经济稳增长压力增加,明年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仍有空间。而且考虑到低通胀,我国实际利率仍在历史高位,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在当前企业端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调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居民部门贷款利率调整仍有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11月11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的解读如下:

1 个人房贷利率环比持平

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回落,主要受企业端融资成本下行的带动。央行公布2025年9月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6月回落5bp,其中一般贷款利率环比回落2bp至3.67%,企业贷款利率环比回落0.08%至3.14%;票据融资利率环比回落13bp至1.14%。而9月新发放个人房贷利率环比持平在3.06%,今年以来下行相对缓慢,相比于2024年12月的3.09%,仅小幅回落3bp。

2 对全年经济定调积极,强调内生增长动能

央行对全年经济定调保持积极。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了二季度对经济的积极基调,强调经济“稳中有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同时,央行认为“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因此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对比二季度,报告进一步提升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强调要“持续推动扩大内需,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并增加了“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表述也和近期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政策要求高度契合。

整体来看,报告表述更侧重于巩固回升向好的基础,强调内生增长动能的培育,并对外部挑战持更谨慎但仍保持信心的态度。

3 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总体来看,货币政策基调延续了二季度报告及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继续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几个季度强调“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三季度报告进一步突出做好“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的结合(上一次提到是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方面体现了近期十五五规划的要求,也释放政策重心短期微妙转变的信号。

结合几个专栏来看,央行借着回应“货币是否收紧”、“融资是否疲软”、“利率是否失灵”等几个问题,提示货币政策目标不再仅是短期的逆周期托底,还会更兼顾跨周期的前瞻性布局。这也体现出货币政策框架正在转型,不再是关注总量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而更注重效率优化与结构调整,以更好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平衡短期稳定与长期发展的关系。

借专栏一《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央行解释了当前贷款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是融资结构多元化的结果,并不是货币收紧、不代表金融支持力度减弱。观察金融总量要更多看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指标,同时认识到直接融资对信贷的部分替代效应,避免“唯贷款论”的片面视角。往后看,货币政策将继续“淡化数量目标”,更注重效率与结构。

专栏二解释了基础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关系,强调货币创造取决于银行信贷意愿和实体融资需求,并不是央行单方向“放水”就能决定的,也由此说明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多依赖利率传导而非数量扩张。

专栏《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中,央行认为当前存在“贷款利率降得快、存款利率降得慢”的问题,压缩银行息差,影响持续放贷能力。央行正在通过自律机制、开展利率执法等手段“纠偏”,来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让利率传导更顺畅。从跨周期视角看,防止银行因“内卷式”竞争过度让利,保护金融系统持续输血实体经济的能力,是金融稳定层面的跨周期安排。

由此,我们认为,全年经济目标完成压力可控的背景下,短期货币加码的紧迫性有所降低,更多聚焦在落实落细前期的政策,兼顾跨周期的政策储备。而如果接下来经济稳增长压力增加,明年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仍有空间。而且考虑到低通胀,我国实际利率仍在历史高位,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在当前企业端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调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居民部门贷款利率调整仍有空间。

4 继续优化信贷结构

在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要求下,报告继续强调了信贷结构优化的目标。除了继续加强金融五大篇文章支持以外,结合提振消费的要求,报告还增加了“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等要求。预计下阶段,货币和财政促消费政策仍有望出台,消费修复情况也可以继续观察。

此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均延续二季度执行报告的表述,利率端继续疏通传导链条,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汇率端保持定力,当前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结构能够“以我为主。”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本文作者:应镓娴、梁中华,来源:梁中华宏观研究,原文标题:《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2025年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解读(国泰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