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归母净利润10%以上同比增长的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的未来业绩引人关注。
11月13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张健进一步拆解了浦发银行的业绩表现,阐述了浦发银行相对其他银行的差异,贷款投放的重点方向,以及后续如何保持增长的思路等。
业绩:比上半年小幅加快
业绩会上,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张健介绍,前三季度,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延续向好态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21%,比上半年小幅加快。
此外,三季度末,集团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为56721.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06.00亿元,增长5.20%,位于股份制银行前列。新增贷款中约七成来源于战略赛道;约六成来源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战略导向与区域布局成效显著。
同时,公司深化资产负债主动管理。低成本、高价值负债经营能力日益夯实,母公司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8bps。年内净息差呈现企稳态势,为收入稳定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还有,就是风险管控精准有力,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双降”态势。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至198.04%,较上年末上升11.08个百分点。
资本:积极推动大股东反摊薄
此外,今年2025年10月,浦发银行发行的5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顺利完成转股,累计金额498.37亿元,转股比例达99.67%。张健也阐述了未来这笔资本补充后的业务动向。
一是跨体系引入中央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并积极推动大股东反摊薄,提升股权结构多元化和稳定性,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为深化业务协同、整合资源等打下了基础。
二是实现了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可转债转股,高转股率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战略、未来价值的认可。
三是本次转股金额全额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预计提升资本充足率约0.65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信贷投放空间,显著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能力,健全集团化、综合化经营服务体系。
成本:保持降本增效的持续贡献
对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接下来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业绩增长,张健表示,一是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数智化”战略落地。
二是系统集成推进,持续加强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强化资产负债表全表管理,综合运用各种资源配置、组织和机制调整形成合力。
三是通过精细化、精益化管理,保持降本增效的持续贡献。
四是结合资本补充的契机,进一步强化资本管理,提升资本经营效率。公司可转债转股成功,有效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同时,通过不断建立健全长效资本管理机制,提升经营效能,夯实资本内生补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