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若被推翻,特朗普的B计划是什么?

瑞银称,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特朗普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的“对等关税”,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率将从13.6%降至7.2%。但特朗普已准备B计划:通过《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短期内征收15%关税作为过渡,再启动第301条应对"不公平贸易",辅以第232条国家安全关税,可使税率迅速恢复至11.8%-12.6%,与当前水平相差无几。

如果对等关税被推翻,瑞银称,不要指望关税会消失,特朗普的B计划已准备好。

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审议特朗普全面关税政策的合法性并听取口头辩论。据华尔街见闻文章,此前,联邦上诉法院曾裁定,特朗普实施多项对等关税措施超越了总统的紧急权力范围,此次最高法院的审理正是针对下级法院裁决的上诉。

11月14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瑞银在最新报告中称,即使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当前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的“对等关税”非法,政府也已准备好一套“B计划”工具箱,能够迅速重建大部分关税壁垒。

报告称,若IEEPA关税被推翻,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WATR)将从13.6%骤降至7.2%。但这只是暂时现象。通过启动《1974年贸易法》的第122条和第301条等备用授权,预计税率能够迅速恢复至11.8%-12.6%的水平,与当前相差无几。

关税根基动摇:IEEPA授权面临最高法院挑战

当前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基石之一——《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正面临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瑞银称,法院多数法官对该法案用于征收关税的合法性持怀疑态度。

如果法院在2026年初做出不利于政府的裁决,那么一系列问题将随之而来:哪些关税会被取消?已缴纳的关税如何退还?更重要的是,什么将取而代之?

根据报告测算,IEEPA授权下的关税涵盖了针对特定对象的芬太尼相关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边境关税、普遍性关税以及“对等关税”协议。

一旦这些关税被废除,美国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WATR)将从目前的13.6%腰斩至7.2%。

理论上,关税的大幅降低会刺激GDP增长并缓解通胀压力,但报告强调,这种低关税状态“不太可能持续”。

B计划已就位:关税“工具箱”内的替代方案

央视新闻报道,在美国最高法院庭审前,特朗普本人称,如果输掉官司,影响将“极具破坏性”。庭审后,财政部长贝森特则表态,即使败诉,美国政府也将转而动用其他法律授权。而与本届政府强硬态度形成对比的,是美国舆论的“悲观”。多家美国媒体分析称,无论最高法院如何裁决,特朗普的关税都不会轻易消失。

瑞银报告也称,特朗普政府显然已预见到这一潜在风险,并准备了B计划。

该行指出,财长贝森特的观点也得到了司法界的呼应。在最高法院的听证会上,大法官Justice Alito也暗示,可以使用其他法律授权来征收“全部或几乎全部”的现有关税。

这表明,政策制定者拥有一个丰富的“工具箱”来应对IEEPA授权失效的局面,关税的全面取消并非大概率事件。

瑞银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法律工具,以重建其关税结构:

1、短期应急桥梁:《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

该条款授权总统为应对国际收支逆差,可实施最高15%的进口附加税,为期最多150天,且几乎可以立即执行。这可以作为一个完美的短期过渡方案。

例如,若法院在1月初裁决,政府可立即启动此条款,将关税结构维持到6月左右。同时,报告指出,目前与欧盟、日本和韩国达成的许多“对等”关税协议税率恰好是15%,这或许并非巧合。

通过此举,结合对其他贸易伙伴征收15%的普遍性关税,WATR可恢复至12.6%,仅略低于当前水平。

2、长期核心工具:《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

从中长期看,第301条是重建关税体系的核心。该条款旨在对抗“不公平贸易行为”。

报告指出,此前针对技术转移问题的调查和关税征收就是基于此条款。虽然启动一次新的301调查程序需要大约7个月(包括公告、评论期和听证会),但政府可以针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其中部分已有“协议”)复制现有关税。

通过这种方式,加上已有的调查成果,WATR可以达到11.8%。如果未来将范围扩大到前20大贸易伙伴,税率还可进一步提升至12.8%。

3、补充与加强:其他部门性工具

《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该条款可用于征收部门性关税,且不受IEEPA裁决影响。

目前,对钢铁、铝和铜等领域的关税高达50%。报告估计,正在进行中的多项新232调查可能覆盖价值高达466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这足以填补任何关税缺口。

《1930年关税法》第338条:该条款授权总统对歧视美国产业的国家征收最高50%的关税,但其法律门槛更高,实施起来更具挑战性,因此被视为可能性较低的选项。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