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牛市1.0"阶段的高位区域,科技板块长期性价比不足,顺周期行情仍有逻辑断点,牛市2.0行情启动条件尚不完备。
2026年春季可能成为阶段性高点,届时A股市场将面临三大挑战:科技板块进入长期低性价比区域、需求侧关键验证期到来以及牛市2.0接力条件不成熟。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在高位震荡中基于短期性价比把握小波段节奏,同时为更长期的全面牛市做好准备。
科技板块进入长期低性价比区域,向上突破阻力增加
申万宏源表示,当前A股AI产业链类似2013年底的创业板、2018年初的食品饮料、2021年初的新能源,都处于"产业趋势大波段没结束+中小波段有波折+长期低性价比区域"状态。
根据历史经验,后续走势通常分为"高位震荡阶段"和"调整阶段"。
在高位震荡阶段,挣估值钱难度增加,即使有新增产业催化或业绩高增延续,也不易向上突破,更偏向是高位震荡区间的反弹。高位震荡阶段通常是季度级别,产业趋势行情演绎到低性价比区域后不会马上出现调整。
调整阶段通常由产业趋势中级别扰动触发,但这并非产业趋势的终结。
历史上,2014年初创业板调整的触发因素是二维码支付因安全问题被叫停,2018年中食品饮料调整源于经济回落导致白酒基本面阶段性承压,2021年初新能源调整则因新能车缺芯和光伏上游硅料价格跳升。调整阶段通常也是季度级别,虽然不是结构牛结束,但调整到牛熊分界是合理幅度。
顺周期行情仍处"抢跑"阶段,中期逻辑存在断点
申万宏源分析认为,近期顺周期行情有弹性的核心逻辑是短期有涨价催化加上2026年中有PPI由负转正预期。但现阶段市场对PPI同比回升有共识,对PPI环比改善的节奏仍有较大分歧。
PPI同比由负转正交易更偏向于是2026年春季前的"抢跑"行情,后续验证期到来时刻,行情阻力难免增加。
同时,随着顺周期性价比降低,涨价持续性的重要性提升,顺周期行情短期也临近分化阶段。
该机构强调,牛市2.0接力条件还不成熟,需求侧要看"政策底",供给侧要看反内卷效果持续性,关键窗口可能都在2026年中之后。科技产业趋势需等待新一轮发酵,参考移动互联网的历史经验,两波产业趋势行情之间通常有3-4季度的空窗期。
2026年春季面临三大挑战,牛市分两段演绎
申万宏源维持中期判断不变,提出牛市两段论:2025年的科技结构牛是牛市1.0阶段,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彼时A股市场可能面临三个挑战:
首先,科技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产业中级别扰动可能触发消化长期性价比问题的调整。
其次,2026年春季需求侧关键验证期到来,供给增速回到低位,若需求稳则供需改善,但若需求弱,供需拐点可能推迟。
第三,牛市2.0接力条件还不成熟。
不过,申万宏源强调,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2026年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牛市还有纵深,随着时间推移,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A股至少还有三部分中期收益有待实现:基本面周期性改善的收益、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带来的估值重估收益、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确认带来的景气加估值重估共振收益。该机构继续提示,随着供给出清,2026年中A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2026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就是牛市2.0行情启动的时刻。
高位震荡中聚焦Alpha机会,顺周期和科技成长各有重点
在当前高位震荡区间,申万宏源建议顺周期和科技都要聚焦Alpha机会。短期随着顺周期性价比降低,涨价持续性的重要性提升。周期Alpha重点关注供需格局有Alpha逻辑的基础化工和工业金属,以及高股息重估受益的煤炭和港股石油龙头。
科技成长短期机会主要来自小波段反弹,更关注有新催化或产业空间大的方向,重点关注储能和存储。另外,2026年景气展望向上加性价比较高的方向,可能在2026年春季前抢跑,重点关注创新药和国防军工。
该机构指出,当前处于牛市1.0行情的高位区域,应先做好高位震荡市,基于短期性价比把握小波段节奏。科技成长长期性价比不足但短期性价比较高,顺周期长期仍处于低估值区域但短期性价比不足。前期机构投资者有调仓减仓、切换风格动作,这意味着市场总体和科技成长短期调整空间都有限。
申万宏源提示,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反弹机会,顺周期投资需向有Alpha逻辑的方向收缩。在结构牛阶段,估值提升以景气驱动为主,一般要等到全面牛阶段,股市增量博弈,市场基于边际资金成本定价,才能基于低利率打开估值重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