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浙商银行公告陈海强任公司党委书记,同时提名陈海强同志任公司董事长。
浙商银行表示,董事会将尽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董事长的选举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距离陈海强正式出任浙商银行行长,仅仅过去了4个月。
今年4月初,仍未副行长的陈海强获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并提名行长;
3个月后陈海强行长资质获批,几乎同一时段,浙商银行前任董事长陆建强到龄辞任,陈海强成为公司实质上的“一把手”。
自2004年至今,该行的蔡惠明、张达洋、沈仁康、陆建强四任董事长皆由外部调任,陈海强恰是浙商银行成立后唯一一位从内部体系晋升的董事长,晋升路径与前任形成差异。
陈海强有丰富的国股行工作经验,曾于1995年进入工商银行宁波北仑支行;
2002年加入招商银行,从宁波北仑分理处副主任一路晋升至副行长;
13年后,陈海强转会浙商银行,先后担任宁波分行行长、总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等职。
4月3日,陈海强曾以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身份出席业绩会,讲述浙商银行在优化负债结构方面的专项行动,透露公司2024年2.1%的净息差已基本达到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
陈海强表示,公司从战略层面提出了智慧经营的理念,包括推动经营从资产驱动转型向负债驱动转变,推动资产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向低风险、均收益转变等。
三季报披露,浙商银行总资产已达3.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1%,不良贷款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36%,但在股份行中仍处于较差水平;
报告期内,营收、归母净利为489.31亿元、116.68亿元,两项数据表现均不及上年同期,降幅分别为6.78%、9.59%。
如今浙商银行需要直面的压力,获不止于此。
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资产规模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位列第18位,已被长三角发展势头凶猛的宁波银行超越;
而规模逼近浙商银行的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无论营收或是利润增速,都远远高于浙商银行。
面向周期性困境,陈海强曾表示“全行将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干好难而正确’的事情。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成功穿越周期。”
不过未来浙商银行在新管理层领导下能否突破重围,仍有待时间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