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正采取积极行动介入立法进程,意图阻止一项旨在限制AI芯片出口的新法案被纳入年度国防预算。此举若最终落地,将意味着英伟达等半导体巨头在维持海外市场准入方面取得重大胜利。
周四,据媒体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白宫关键官员正在向国会山施压,要求立法者将《GAIN AI法案》排除在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之外。据悉,作为必通过的国防立法,如果该限制性条款未能进入NDAA的最终版本,其实施的可能性将变得微乎其微。
目前的谈判形势正处于变动之中。知情人士透露,白宫立法事务办公室已介入此事,支持“AI沙皇”David Sacks领导的行动,并直接致电众议院多数党领袖Steve Scalise等关键议员,明确要求他们反对该法案。这使得该限制性措施被纳入最终法案的几率已降至“几乎为零”。
随着国会参众两院谈判代表争分夺秒地试图在感恩节前敲定年度国防政策法案的最终文本,这一干预的时机显得尤为关键。根据目前的立法时间表,两院均计划在12月对该法案进行表决。
“AI沙皇”与白宫联手阻击法案
根据报道,此次阻止行动由David Sacks带头,并迅速获得了白宫层面的强力支持。David Sacks此前一直在领导旨在放弃该法案的游说工作,目前这一努力已得到白宫立法事务办公室的正式背书。
知情人士指出,行政当局官员已采取实质性行动,通过向Steve Scalise等国会高层直接传达反对意见,试图在立法定稿的关键窗口期施加影响。这一高层级的介入反映了行政当局内部对于在此时点进一步收紧AI芯片出口政策持有保留态度。
截至目前,该法案的提案人、参议员Jim Banks以及白宫方面均未回复置评请求。
英伟达CEO黄仁勋市场主张获认可
此次白宫立场的转变,与英伟达CEO黄仁勋的持续游说密切相关。报道指出,如果《GAIN AI法案》最终落选,英伟达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黄仁勋一直坚定地主张开发全球市场,并成功说服了关键行政官员。
他的核心观点是:允许美国公司服务于这些市场,最终对美国是有利的。尽管此前黄仁勋曾因请求特朗普向外国销售AI芯片一事而引发分歧,但他关于维持市场准入的广泛论点显然已在白宫内部获得了共鸣,证明了其对行政当局政策制定的影响力。
法案核心争议:优先满足美国客户与“受关注国家”
引发争议的《GAIN AI法案》旨在重塑AI芯片的供应链分配逻辑。该法案的核心条款要求芯片公司在向“受关注国家”出口产品之前,必须优先完成美国客户的订单采购需求。
此外,该法案还包括针对“受信任”实体的特定出口许可豁免。虽然该法案的修改版本此前曾获得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的积极回应,但对于严重依赖全球芯片出口市场的硬件制造商而言,该法案构成了直接的监管风险。目前,随着白宫的强力介入,这一旨在通过立法形式固化出口优先级的尝试正面临流产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