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一哥”终于迈出了港股上市的第一步。
日前,迈瑞医疗(300760.SZ)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报材料,启动“A+H”上市的征程。
这是迈瑞医疗第三次上市,此前其先后登陆美股、A股市场。
对于此次上市,迈瑞医疗的核心目的是发力海外市场,这确实是打开业绩空间的关键。
一方面,受到国内医院招标确认收入周期拉长以及医疗机构控费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当前迈瑞医疗的核心业务之一超声正在遭遇来自联影医疗(688271.SH)的进攻,“内卷”程度进一步加剧。
如此背景下,借助港股IPO进一步打响国际市场知名度,确实有利于迈瑞医疗提振业绩。
不过估值或许也是迈瑞医疗要直面的挑战。
基本面表现疲软的情况下,迈瑞医疗今年以来市值蒸发近2成,这或许也给其港股发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腹背受敌?
早在20年前,迈瑞医疗就曾登陆美股市场,并借此收购了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打开了当地的市场。
但10年后,迈瑞医疗从美股退市,并在2018年回归A股市场。
如此算来,此番赴港上市已是迈瑞医疗的第三次IPO。
但与前两次IPO时业绩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不同,此次迈瑞医疗“略显落寞”。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34亿元、75.70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2.38%、28.83%。
主因在于国内业务承压。
去年以来,伴随着医疗设备招标节奏的放缓,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出现业绩下滑。
今年以来,尽管招采节奏有所恢复,但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周期被拉长,这导致迈瑞医疗整体业绩有所承压。
挑战不仅于此,新进入者正在搅动原有的市场格局。
迈瑞医疗的业务分成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和新兴四大板块,在国内市场均位列第一。
迈瑞医疗的超声业务在国内市场更是有着“独家”的地位,系中国唯一能够覆盖所有层级的全面超声系统套件的超声影像提供商。
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对高端超声产品的突破。例如迈瑞医疗的超高端全身应用超声Resona A20所打造的“AFM矩能探头”可将电声转换效率提高50%,图像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穿透力,市场招标价在200万左右。
2025年上半年,迈瑞医疗的超高端超声系列实现近4亿元销售,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但如今这一领域正迎来更为强大的对手。
日前,联影医疗宣布旗下3款超声产品获药监局批准上市,型号分别为uSONIQUE Pulse、uSONIQUE Genesis及uSONIQUE Venus,可全面支持在全身、心脏、心内科、产科等多种科室和应用场景中的使用。
这是联影医疗首度发布超声产品,预示着其与迈瑞医疗在该领域将首次展开正面对决。
与此前迈瑞医疗所面对的国产超声竞对相比,联影医疗显然拥有更强的品牌和资金实力。其一口气发布了多款超声产品,显然是冲着第一的宝座而去。
据信风了解,联影医疗先期所推出的超声型号均为高端线,此后还将推出经济型产品。同时其超声产品正在欧美推进CE、FDA市场许可证,最快明年有望获批。
这或许都给迈瑞医疗带来更多竞争压力。
估值受瞩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迈瑞医疗正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
对于此番港股IPO,迈瑞医疗强调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提升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特别要强调的是,迈瑞拥有健康的现金流和资金储备,因此融资绝不是我们港股IPO的核心目的。”迈瑞医疗表示,“依托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可以向全球投资者清晰传递迈瑞‘全球领先、创新驱动的世界级医疗器械企业及数智化医疗引领者’的定位与投资价值,显著提升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及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与境内相比,迈瑞医疗的海外业务确实增长显著。
2025年第三季度,迈瑞医疗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1成,其中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过20%。
根据迈瑞医疗的规划,海外市场分成成熟、新兴两大部分。
针对欧美等成熟市场,迈瑞医疗的重点是以产品性能和创新功能为核心,持续突破高端客户;
对于拉美等新兴市场,销售策略则是以高性价比产品切入,快速提升覆盖率和渗透率,以满足当地医疗体系对更高的临床可及性和医疗资源均质化的核心需求。
这一打法与联影医疗略有不同。
今年9月,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在阐述出海销售策略时透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联影采取‘高举高打’策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抢占高端市场。”
不过这或许也和产品特性有关。迈瑞医疗的产品线涵盖IVD等耗材,覆盖范围较影像设备更加广泛。
此次IPO,迈瑞医疗的核心看点在于计划探索潜在的全球收购机会。
迈瑞医疗对于收购已是驾轻就熟。
2021-2023年迈瑞医疗就曾完成对海肽生物及德赛诊断的并购,快速壮大IVD业务;2024年又操刀对惠泰医疗(688617.SH)的收购,切入电生理领域。
不过“买买买”也带来一定规模的商誉,截至2025年6月末已达到115.06亿元,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接近30%。
借助并购,迈瑞医疗有望进一步拓宽在海外市场的业务边界。
不过此刻启动港股IPO,能否助力迈瑞医疗获得较好的估值,仍有不确定性。
受到基本面不振的影响,迈瑞医疗基本错过了今年A股市场的一路高歌,年初迄今总市值蒸发了近2成。
今年以来,A股龙头企业在港上市的发行估值不算理想。
作为近5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医药一哥”恒瑞医药(600276.SH)今年5月登陆港股时在发行环节做了一定程度的让步,发行价为44.05港元/股,较上市前一日的A股收盘价折价近27%;
日前,创新药企百利天恒(688506.SH)以市场环境因素影响为由,临时中止了港股发行,重新考虑发售时间。
不过迈瑞医疗认为:“当前香港资本市场环境对于优质龙头资产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较高的估值溢价,是进行国际化资本运作的有利时机。”
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迈瑞医疗在港股市场的发行估值或许也将给行业更多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