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实现同比增长72%,主要得益于Robotaxi业务的强劲表现。本季度,公司在商业化层面取得一项关键进展:其第七代Robotaxi在广州以城市为单位实现单车盈利,标志着运营模式实现阶段性突破。
然而,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仍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结构性挑战。尽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盈利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财报亮点数据如下:
- Q3总收入2540万美元,同比增长72.0%,三季度总营收创下1.81亿元人民币
2025年第三季度,Robotaxi服务收入为670万美元(477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350万美元增长89.5%
- 2025年第三季度,Robotruck服务 收入为1020万美元(725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940万美元增长8.7%
- 毛利率提升至18.4%,去年同期9.2%
- 经营亏损6970万美元,净亏损6160万美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5500万美元
- 2025年第三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每股普通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净额均为0.14美元(人民币1.00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3.50美元
商业化进展:
- 第七代人工智能已在广州、深圳、北京开展全面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
- 2026年量产的第七代新款ADK成本将在2025年基准上再降20%
- 与西湖集团、阳光出行等建立轻资产合作模式,提升资本效率
美股盘前,小马智行股价涨近9.5%。

收入扩张难抵亏损加剧,出行服务成为毛利率关键推力
小马智行第三季度财报展现自动驾驶行业典型的“收入增长,巨额亏损”的特征。Q3公司实现总收入2540万美元,维持增长势头,毛利率较去年同期9.2%显著提升至18.4%,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占比上升。财报显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670万美元,同比增长89.5%
除Robotaxi业务外,小马智行其他业务板块同样实现增长。2025年三季度,Robottruck业务收入7250万元人民币,技术授权与应用业务收入6100万元人民币,均实现同比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广州部署的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于11月实现了“城市范围单车盈利”的突破。然而,该数据仅基于广州地区11月日均值测算,且为单车模型下的局部盈利,与公司整体盈利仍存在相当距离。
支出方面,公司经营开支同比猛增76.7%至7430万美元。其中研发费用中的1270万美元投入于第七代系统的自动化定制开发,公司商业化推进过程中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
现金流方面,截至9月末,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5.877亿美元,较6月末减少1.6亿美元。前九个月累计自由现金流出达1.736亿美元,资金主要用于向合资企业骅丰智能科技注资、日常运营及第七代车辆采购。近期完成的香港IPO募集约8亿美元,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AI模型实现技术降本
小马智行在最新财报中展示了其在技术降本与商业模式推进方面的进展。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广州实现“城市范围单车盈利”,日均完成订单23单。在硬件成本方面,第七代ADK系统预计于2026年量产,目标成本较2025年水平再降低20%;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的ADK成本较上一代下降70%。
公司将其成本下降部分归因于“世界模型”PonyWorld的应用。该系统支持无监督的闭环训练,通过仿真与AI自主学习处理长尾场景。目前,相关研发投入仍在持续。
在运营模式方面,公司与西湖集团及多家出行平台合作,采用技术授权与车辆销售模式,由合作方承担车队部署资金。第三季度技术授权与应用收入为860万美元,同比增长354.6%,增长主要来源于自动仓储场景中的ADC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