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揭示了一项关键战略转向:在经历了对即时零售业务“闪购”的巨额投入后,公司正将重心从追求规模转向控制亏损,这可能为集团未来的利润修复提供关键支撑。
根据11月25日披露的Q3财报,阿里巴巴营收同比增长4.8%至2478亿元,但Non-GAAP净利润同比锐减71.7%至103.5亿元。利润下滑主要归咎于中国电商集团,其经调整EBITA同比骤降76.3%,核心拖累正是对闪购业务的战略性投入。
阿里巴巴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本季度的闪购投入已达到阶段性高点。中信建投认为,投资或已经见顶,未来的战略重心或将从追求规模转向提升盈利能力。据华泰研究测算,该项投入对EBITA的影响约为367亿元。随着运营重心的转向,该业务的单均亏损已显著收窄,市场正密切关注这一转变能否为公司中短期的盈利能力带来拐点。
尽管电商业务盈利承压,但阿里云智能集团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34.5%,成为财报的一大亮点,显示出AI驱动的增长动力。然而,对于投资者而言,闪购业务的减亏曲线及其能否成功与核心电商实现协同,仍是评估阿里巴巴未来价值的核心变量。
闪购投入见顶,减亏成新焦点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本季度实现了15.5%的收入增长,达到1326亿元,但其经调整EBITA利润却同比大幅下滑76.3%至105亿元。、利润的大幅负增长主要受对即时零售业务“闪购”的战略性投入拖累。
据中信建投分析,若扣除闪购业务的影响,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的EBITA实现了同比中个位数(MSD)的正增长。这一数据表明,传统电商业务的盈利能力依然稳健。
对此,阿里巴巴管理层确认,本季度(FY26Q2)是闪购业务投入的阶段性高点。展望未来,管理层预计,随着效率提升和规模稳定,下一个季度(FY26Q3)的投入规模将环比显著收缩。这一表态印证了市场关于公司战略重心转移的判断:在自然年第三季度以提升订单量为目标后,第四季度的首要任务已转变为降低亏损。
效率提升初显,UE模型改善
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闪购业务的运营效率已出现积极信号。据华泰研究,自10月以来,闪购的单均亏损相较于7-8月时已收窄一半,同时订单份额保持稳定,而得益于客单价提升,GMV份额还有所增长。
中信建投的报告也指出,从9月开始,闪购的单位经济模型(UE)已有显著改善。这表明前期的投入开始在运营层面产生回报,为后续的减亏路径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闪购业务对主站的协同效应开始显现。中信建投分析认为,闪购不仅拉动了用户活跃度,还带动了相关品类的成交,对客户管理收入(CMR)产生了正向影响。本季度CMR收入同比增长10.1%,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部分得益于闪购带来的交叉销售。
阿里云动能强劲,AI成增长新引擎
在电商业务经历投入阵痛期的同时,阿里云成为阿里巴巴本季财报的突出亮点。该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4.5%至398.2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其中,AI相关收入已连续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超过20%。
管理层表示,客户对AI的需求“非常旺盛”,AI服务器的上架速度仍滞后于订单的增长速度,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为抓住机遇,公司继续在AI算力与云基础设施上投入重金,本季度资本开支达315亿元。
战略上,阿里巴巴致力于在B端成为世界领先的全栈AI服务商,在C端则希望凭借领先的模型和丰富的生态场景,打造面向用户的AI超级原生应用。这一“云+AI+应用”的闭环策略,正成为驱动集团增长的另一个核心引擎。
投行上调短期盈利预测,关注减亏持续性
基于最新的财报表现和管理层指引,投行调整了对阿里巴巴的盈利预测。华泰研究将其FY26财年的非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10.1%至1058亿元,主要理由是闪购业务的减亏进度好于此前预期。不过,该机构也因电商业务面临高基数压力而下调了FY27-28财年的利润预测。
中信建投则预计,阿里巴巴FY26财年的Non-GAAP净利润为1142亿元,并预测FY27财年将迎来40%的强劲反弹,达到近1600亿元。
尽管短期展望趋于乐观,但分析师也提示了相关风险,包括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闪购减亏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性。闪购业务能否沿着既定轨道高效收窄亏损,将是决定阿里巴巴短期利润修复斜率和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