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面拉满!泡泡玛特首次亮相美国感恩节大游行,Labubu跻身全球顶级IP阵营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首次亮相梅西感恩节大游行并取代经典形象大力水手,标志着这一中国IP已成功晋升为全球流行符号。其产品不仅成为跨越年龄层的文化现象,更作为收藏品、时尚配饰和网络迷因席卷主流市场,展现了中国文化出口的突破性成就。

在刚刚过去的感恩节期间,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首次亮相第99届梅西百货感恩节大游行,取代经典形象大力水手成为全场焦点,引发社交媒体热烈讨论。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一标志性事件具有深刻的文化隐喻:在今年的游行队伍中,曾经的经典形象大力水手波派缺席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亚洲的新一代流行符号。Labubu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这些娃娃已经成为收藏品、包包和背包的配饰,以及儿童和成人共同喜爱的网络迷因,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出口努力取得显著成功的一个例证。


这一现象级的市场表现被视为公司业绩兑现的先行指标。2025年11月27日,美银证券重申了对泡泡玛特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维持在400港元。随着Labubu席卷纽约,美银认为,美国市场已确立成为泡泡玛特新的增长引擎。

在报告中,分析师指出,尽管该股近期较高点回调了35%,但其基本面依旧强劲,尤其是海外市场的IP运营能力正在加速质变,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错杀”买入机会。

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师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与财务模型推演,驳斥了关于IP业务模式不可预测性的质疑,认为公司平台化的运营能力足以支撑长期的盈利增长。

取代传统的新一代IP

在今年的梅西感恩节大游行中,泡泡玛特与梅西百货工作室合作推出了名为“Friendsgiving in Pop City”的主题花车。

这次亮相不仅是一次商业推广,更是一次文化符号的更迭。游行执行制片人威尔·科斯表示,游行融入了许多与时俱进的全新元素,取代了上一代人童年记忆中的元素。自1939年首次亮相的大力水手,今年留在了新泽西的仓库中,而Labubu则在欢呼声中穿过中央公园西侧。

在此之前,Labubu已经在纽约展开了密集的预热活动:出现在帝国大厦顶层,乘坐SUV巡游街头,甚至在NBA比赛的场边为布鲁克林篮网队和纽约尼克斯队助威。

据《纽约时报》报道,包括Rihanna、Dua Lipa和David Beckham在内的名人被发现佩戴该品牌的迷你公仔,而在今年的美网公开赛上,网球名将Naomi Osaka定制的镶钻Labubu更是成为了全场焦点。

泡泡玛特美国授权负责人Emily Brough表示,公司早就将目光投向了纽约这一全球艺术和文化中心。

非随机性的平台化运营

针对市场关于单一IP依赖和成功随机性的担忧,美银证券在报告中予以了反驳。分析师指出,Labubu的热度并非空头所认为的“随机成功”,而是持续、充分的IP运营的结果。

目前,泡泡玛特在美国的IP运营已经全面升级。除了感恩节游行,公司自2025年第四季度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线下攻势,包括开设Skullpanda快闪店以及与热门剧集《Wednesday》进行联名合作。这种全方位的曝光策略验证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运营能力。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的成功具备平台化特征。截至2025年上半年,Labubu在总贡献中的占比约为35%,而Skullpanda、Dimoo和Molly等其他IP在此之前就已展现出强劲的人气。美银认为,这种主动且成功的IP运营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地缓解了市场对2026年增长动力的担忧。

估值错杀与业绩预期

从财务角度来看,美银的模型显示泡泡玛特未来几年将保持惊人的盈利能力。对于2025年,各类活动预计将推动营收达到370.82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为130.58亿元。展望2026年,营收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521.3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有望突破185亿元,每股收益达到13.90港元。

基于此,美银给予的400港元目标价采用了市盈率(P/E)和现金流折现法(DCF)各占50%权重的估值逻辑。其中,给予2026年30倍P/E,这与其历史平均水平一致,且隐含的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小于1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极高的性价比。

分析师强调,近期股价下跌主要归因于市场情绪的波动,而非基本面的恶化。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后空头兴趣增加,而多头兴趣平淡。

但随着资金回流消费板块,以及中国刺激消费新政策的落地,市场情绪有望得到修复。在当前仅15倍远期市盈率的水平下,泡泡玛特展示了一个经典的价值回归机会。

(网友制作AI视频,仅供娱乐)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