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撑OpenAI的宏伟蓝图,一个由其合作伙伴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正在通过举债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狂潮提供资金,而OpenAI自身却巧妙地将财务风险置于体外。
最新动态是,围绕OpenAI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轮巨额融资正在酝酿。据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一个银行财团正就在未来几周内敲定一笔高达380亿美元的新增贷款进行谈判,这笔资金将用于甲骨文(Oracle)和数据中心建设商Vantage为OpenAI建设新的站点。
这笔新贷款将成为压在这张债务网络上的又一根沉重稻草。据分析,包括软银(SoftBank)、甲骨文和CoreWeave在内的OpenAI合作伙伴,此前已为投资OpenAI或帮助其建设数据中心借入了至少300亿美元。此外,像投资集团Blue Owl Capital和计算基础设施公司Crusoe等,也依赖于与OpenAI的协议来偿还约280亿美元的贷款。
然而,在这场豪赌中,OpenAI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却异常“干净”。据接近该公司的人士透露,OpenAI几乎没有背负债务,仅在去年获得了一项4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但尚未使用。其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一位OpenAI高级管理人员坦言:
“(OpenAI)如何利用他人的资产负债表?这一直是我们的策略。”
负债总额逼近1000亿美元,合作伙伴承担财务风险
随着新一轮380亿美元贷款的加入,围绕OpenAI的债务总额正逼近1000亿美元大关。这一规模堪比全球最大企业借款人的负债水平。根据资产管理公司Janus Henderson在2024年的一份报告,这一数字相当于大众汽车、丰田汽车、AT&T和康卡斯特等六家全球最大企业借款人的净债务总和。
事实上,与OpenAI相关的实际债务可能远高于此。许多合作伙伴,包括软银和CoreWeave,今年都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融资,但并未明确将其与OpenAI直接挂钩。例如,软银今年为其AI投资筹集了约200亿美元,而OpenAI是其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对象。
与此同时,作为这一切的最终受益者,OpenAI却成功地将风险转嫁。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私营企业(近期估值达5000亿美元)坚信,为了实现超越人类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它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支持数据中心、芯片和电力的建设。
采购承诺远超营收,巧妙转嫁融资压力
OpenAI之所以能让合作伙伴甘愿为其背负巨额债务,源于其对算力近乎无尽的需求。这家初创公司已签署了在未来八年内采购价值1.4万亿美元计算能力的协议,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其今年预计将达200亿美元的年化收入。
对于合作伙伴而言,这些长期且规模庞大的采购合同,构成了其向银行举债的信用基础。而对于OpenAI来说,这是一种高效的扩张模式。OpenAI对此表示:
“建设AI基础设施是我们满足全球激增需求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当前的算力短缺是限制OpenAI增长能力的最大单一因素。”
甲骨文已为履行对OpenAI的基础设施承诺出售了180亿美元的公司债券。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预测,由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领导的这家科技集团未来四年可能需要借款1000亿美元,才能完全交付与OpenAI的合同。
SPV与无追索权贷款:精巧的风险隔离机制
在这场债务扩张中,复杂的金融工具扮演了关键角色,帮助投资者和开发商隔离风险。许多数据中心贷款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V)进行,这种结构可以在发生违约时,保护投资者和开发商的母公司免受冲击。
据熟悉谈判的人士透露,Vantage正准备为即将在得克萨斯州和威斯康星州建设的新站点贷款使用SPV结构。此前,Blue Owl和Crusoe为建设OpenAI在得克萨斯州阿比林的首个美国数据中心设立了一个合资SPV,该合资公司从摩根大通获得了约100亿美元的贷款。这笔贷款是无追索权的,意味着如果承租方甲骨文违约,摩根大通将接管土地和数据中心,而无法向Blue Owl或Crusoe追偿。
同样,Blue Owl还利用一个全资SPV,从一个主要由日本银行组成的财团那里借入了18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墨西哥州的另一个数据中心,该中心同样由甲骨文为OpenAI租赁。这些精巧的融资安排,确保了即使项目出现问题,风险也能被限定在特定项目内,从而鼓励了资本持续涌入这场围绕OpenAI的建设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