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泰勒在1993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 “泰勒规则”。“泰勒规则”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遵循通胀和产出缺口,其对美国政策利率的预测一度深得美联储芳心。
但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度发表了一篇长文来反驳,“泰勒规则”并不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的圭臬,并对“泰勒规则”进行修正以使其更有解释力。随后的美联储主席耶伦也更新了自己版本的“泰勒规则”。
那么哪个版本的“泰勒规则”能够更好的揣测当前美联储的芳心呢?整体来看伊文思规则、耶伦规则、克拉里达规则的拟合度相对较好。
根据各项规则外推之后的结果可以得到几点提示:
1.各项规则的利率指引普遍在明年上半年出现拐点,明年上半年加息结束的概率较大。但是历史上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总是滞后于泰勒规则的指引,明年上半年降息的概率不大;
2.根据克拉里达规则外推,本轮加息周期终值接近5%,高于目前市场预期4%;
3.根据惯性泰勒规则,不排除在未来美联储依然维持1-2次较为激进的加息步伐;
4.9月CPI存在反弹风险,对风险资产不利的潜在组合是:联储上调目标利率、再进行1-2次激进加息、较长时间维持利率在相对高位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