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读懂 2023/05/08 08:35

A股轮动背后的逻辑链:“一个大循环、两个小循环”

年初以来,市场轮动强度一直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年初以来市场轮动强度中枢较往年明显抬升,2月底时更一度创下历史新高。此后3月初至4月中旬,随着主线聚焦“数字经济”,市场轮动强度阶段性收敛。而近期,市场轮动再次加速**。轮动背后有清晰的逻辑链条,即“一个大循环、两个小循环”。
**
“一个大循环”——“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之间的轮动。3月中旬至4月中旬,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叠加AIGC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的持续催化下,“数字经济”成为资金聚焦的方向,TMT板块迎来共振大涨。4月以来,随着“数字经济”在前期大涨后拥挤度快速提升至历史高位、甚至进入到局部过热的状态,叠加业绩期市场风险偏好收缩,市场主线逐步向低估值、高分红、涨幅落后,同时有政策加持的“中特估”轮动、切换。

“两个小循环”——“数字经济”与“中特估”内部的轮动。“数字经济”和“中特估”的内部结构,也是随着整个板块的上涨在不停地轮动和切换的。例如“数字经济”从去年底的信创,到2月的AIGC,再到3月的算力、云计算、半导体,以及4月的光模块以及近期的AI+,整体上就是一个在内部不断跟随性价比、拥挤度和产业催化寻找主线方向的过程。与此同时,“中特估”也是从运营商、能源链,向“一带一路”、大金融等扩散的过程。

当前,从“大循环”的角度,4月份以来“数字经济”与“中特估”的相对收益已显著收敛。“数字经济”内部的交易拥挤度已显著回落,其中多数细分方向拥挤度压力已回落至历史中等乃至偏低水平。因此,往后看两条主线的相对性价比或再次进入到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需更多关注“数字经济”与“中特估”内部的“小循环”。(兴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