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超链接文章均包含在此特辑中,仅需8元即可解锁全部55篇,见闻主编邀您国庆畅读。戳文末“所属特辑”链接查看详情~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见闻主编精选》内容团队。更多精彩资讯请登录wallstreetcn.com,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投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穿越迷雾,把握航向?
跟随主编精选,还原全球顶级富豪们的投资版图。
注意了,这些领域,嗅觉敏锐的资本正在聚集。
医疗:人人活过一百岁?
关于人类自然年龄的”推算“,生物学家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按此推算人类的寿命应该是100-175岁。当然还有其他数种“假设”,但不论哪种推算方式,人的“自然年龄”都应该超过100岁。
至于为何在和平年代下人类寿命仍远不及预期(寿命最长的日本人人均“仅为”84岁)有多种“解释”,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被各种疾病,特别是癌症“杀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癌症将“竞相现身”。站在人类寿命延长面前的第一道障碍是癌症。
所以,让人达到“自然年龄”的最直接答案就是“消灭”癌症。在现代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对付癌症的手段达到其“潜力极限”后,各医疗巨头又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古老”的领域。
这一领域在两三年前被“证明”成功之后,在短短两年间就为医药行业创造了90亿美元的收入。看到了“初步成功”之后,如今大批的医药企业及资本涌入了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这些西方药企为了“快速创造”新的治疗方法,甚至“借鉴”起了中医的诞生之道。
资本的聚集和“百花齐放“无疑将加速攻克癌症的步伐。而该萌芽领域数年后“开花结果”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有中医的“前车之鉴”),此时也将让医药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将延长人类寿命的“古老”领域就是“免疫疗法”。我们在《大量资本正在聚集 医疗巨头们正为“人人活过一百岁”展开竞争》阐述了免疫疗法的原理和历史来源,以及它对整个医药行业和人类的影响。
目前免疫疗法的最大的终极挑战是找到为什么对有些人有用,而对很多人没用的答案。这可能是需要进入到分子层面和基因层面才能解答的问题。
对此,美国早已做好了“准备”:早在2016年6月白宫就宣布开放名为“基因组数据共用”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储存、分析和分享癌症基因组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的一个公共平台,用于推进精准医学、改善癌症治疗水平。
但短期内,医药巨头们在这方面的巨额投入无异于“买彩票”,因为谁能找到最佳的组合完全是靠运气。虽然像默沙东这样资本雄厚的公司可以通过多投入,增加试验项目数量的方法提高“获奖”概率,但就像彩票一样,有时候2元的投入会换来比20万投入更高的回报。
农业:“人造肉”来了?
人类可能很快就不用通过宰杀动物来取肉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造肉将会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初创企业Memphis Meats本月公告称,公司获得了1700万美元的投资。该笔投资由风投公司DFJ领投,该公司此前也投资了特斯拉、SpaceX和Skype。
四大粮商之一的嘉吉公司以及其他几家食品公司也参与了投资,同样跟投的还有比尔•盖茨和英国维珍集团董事长Richard Branson。
是什么吸引了大佬们?《读要闻 | “人造肉”会彻底颠覆农业吗?盖茨和农业巨头看到了什么》我们提到,自十年前素食汉堡首次出现以来,肉类替代市场开始高速发展。由于人口爆炸性增长的速度,全球肉类需求料在2050年翻番。但由于肉类替代品越来越受欢迎,许多人认为植物蛋白肉和人造肉消费可能最终能增长到满足传统肉类需求的水平。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在最新的报告中看好人造肉,认为这是未来10年内最有可能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具有极高增长潜力的领域。
Memphis Meat的人造肉是通过提取动物细胞后,利用生物反应器(类似啤酒的发酵罐)独立培养而成。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避免家禽饲养过程中大量的废气排放,消耗的营 养物质也只相当于传统肉类生产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人造肉可以避开相对“不健康”的成分,例如减少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这种被称为“下一代农业”的人造肉生产将彻底改变食物生产的方式。新西兰科技研究者Rosie Bosworth博士表示,农业是新西兰经济发展的根基,一直可持续发展;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农业文化也是新西兰文化的一部分,但这一切可能随着人造肉的出现而改变。
不过人造肉这种属于未来的食物依然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克服大量障碍。这些初创公司需要真的以消费品的形式推出人造肉,这意味着在考虑以合理、消费者可承受的价格出售产品前,克服产品和分发的挑战。
成本是人造肉的核心问题之一。去年2月,Memphis Meats成功研制出了人造牛肉,当时成本约为每磅1.8万美元(每千克4万美元)。当时Memphis Meats称,希望三年内进军美国餐厅,五年内入驻超市。一个小肉饼400美元的价格,较2013年时的33万美元已经下降了不少。
人造肉是否更有益于环境健康并无定论,目前环境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很初期的阶段。2011年的研究显示,人造肉可能释放放哨的温室气体,但使用的能源数量和欧洲养猪业相当。 2015年中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人造肉可能对环境有益,但同年又有一项研究发现其使用的能源与屠宰肉没有差别。
太空:全宇宙最强投资人?
人类的太空“梦想”始于冷战时期。更确切地说是源于冷战时期的竞争:看谁拥有更先进的火箭技术(足以覆盖全球任何角落)和谁的的制度更加先进,有更多财力可以进行进行昂贵的太空项目。
苏联开始是领先的:首先在1957年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绕地球轨道;紧接着又在1961年第一个将人类送入太空。但美国在1969年的“一击必杀”让 俄罗斯人傻眼了:美国人登月。这一次苏联跟不上了,不仅仅是因为苏联自60年代中期后开始衰落,也是因为要再超越美国苏联大概需要送人去火星吧。
看到苏联不敢“跟”也跟不了了,最初的目的也达到了,美国在1972年最后一次登月后见好就收。如今离人类最后一次登月已经过去了45年。
主编精选在《大特写 | 亿万富豪们的太空野心 谁是全宇宙最强投资人》提到,近几年人类的太空梦再醒,与上一次以国家为主导,为击败意识形态对手不同的是,这一次更多地是以私人为主导的商业活动。最高调的莫过于“钢铁侠”马斯克,刚刚就在今年3月底马斯克再次谱写人类太空史:人类第一次可以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而从SpaceX诞生之日起,它的每一个进步都大肆宣扬,恨不得让全世界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也是由其私人商业性质决定的:它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新的投资和商业合同提供的更多资金来驱动,因为它不像冷战时期的国家行为,有源源不断的税收资金支持。这一特性也决定了,亚马逊目前是其在这一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毕竟这也是亚马逊最擅长的游戏——用成就吸引更多资金,然后再创造更大的成就。
但真正有战略意义和“不差钱”的项目从来都是秘而不宣的,就像当年的“曼哈顿计划”一样。在马斯克和亚马逊贝佐斯的高调和公开“撕逼”求投资人关注的高调之下,一位投资全是大手笔且笔笔成功的全宇宙最强的投资人,却正低调推进真正的人类走出地球的未来。
这位全宇宙最强的投资人就是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他的投资笔笔都是大手笔,而且“神奇”的是笔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早在2009年时,米尔纳就拿2亿美元换了Facebook2%的股权,此后又率财团用9亿美元买入了近10%的股份。如今这些投资已价值600亿美元。
在2011年8月米尔纳通过DST Global向Twitter投资8亿美元;2011年9月年向阿里投资16亿美元;此后又向Whatsapp投资1.25亿美元(Whatsapp被Facebook在2014年用190亿美元收购)。2014年5月向印度的阿里Flipkart投资2.1亿美元。Spotify、Groupon 、Airbnb和Snapchat的较早期股权都在米尔纳的投资组合中。
在中国除了阿里,他还早在2011年就用5亿美元获得了京东11.2%的“原始股”(京东在2014年纳斯达克上市);此外他还持有小米、新浪、陌陌、今日头条和滴滴出行等公司的较早期的股权。
在前几年在中国IT圈流行起来的冰桶挑战据说也是由米尔纳发起:当时他在美国挑战完了以后,点名当时在中国风生水起的雷军。雷军挑战完后才“接力”给了刘德华、郭台铭和李彦宏,中国的冰桶挑战就此扩散开来。
因此,在米尔纳面前,马斯克等人看上去更像是个高级打工仔。因为马斯克是在卖掉初始创业的Paypal之后才获得了启动资金,才得以开展自己的钢铁侠的三大 事业(Tesla,SpaceX,Solarcity)。但这些都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钢铁侠需要不断展现自己执行力和成就,以获得资本的支持。
但米尔纳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虽然在他的履历中也是创业家,在1999年创立了一家网络公司(彼时已经38岁,算是大龄创业人员了,而且还正好碰上网络泡沫破裂),他在5年后就成立现在投资各大网络巨头的载体DST(很难想象在网络泡沫后能实现多少资本积累)。
此后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米尔纳创立的Mail.ru在伦敦成功上市,市值56亿美元。
Mail.ru的上市算是米尔纳资金来源的解释。但从后续的操作来看,米尔纳显然不是跟马斯克等同一个层次的人:他不需要卖掉此前创业企业或投资,就可以不断地买买买。
传统媒体的报道将重点放在他是来自俄罗斯的亿万富翁。仿佛只要说是俄罗斯来的,出于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原因,就可以不用再追溯资金来源了。但实际上,米尔纳同时又是犹太人,在以色列和硅谷拥有极其广泛的“人脉”。他投资的公司基本都是在中期成长阶段,在投资后几年后基本都实现了上市,笔笔都是大买卖。
可以说,如果你足够努力,上帝(米尔纳)都会来帮你。
关于米纳尔的公开信息并不多,毕竟他做的都是私人投资,没有义务公开每笔交易细节。但从神一样的投资结果上来看,显然米纳尔代表了“未知”的巨大的力量。
正是这一“未知”富可敌国的力量,正在低调推动人类真正的太空梦想。
科技:机器人时代的霸主来了?
孙正义的软银与沙特联合推出了一个近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孙正义“预言”:30年内地球上将出现数十亿机器人,许多普通人都将过上如罗马时代奴隶主一样的优越生活。
软银最近一系列的大手笔收购都是围绕这一“愿景”,多数收购也将纳入这支千亿基金的投资组合。
这支基金俨然有成为机器人时代超级霸主的巨大潜力。从一个普通韩裔日本家庭走出来的孙正义,在短短不到60年时间白手起家,把软银从0将做到了2000亿美元。这支千亿基金是否能创造奇迹,成为机器人时代的霸主?软银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亚马逊?沙特在孙正义的大棋局中又充当了怎样的角色?主编精选在《史上最大风投基金诞生 机器人时代的霸主来了?》尝试回答了这些问题。
愿景基金有什么特别?我们在《软银的千亿愿景基金:史上最牛VC!买下人类未来?》写到:
1.计划筹资1000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业投资基金,该金额约等于去年全球风投基金融资总和的70%;
2.愿景基金要求外部投资者同时以股权和债权的形式进行投资,其中38%为股权,62%为优先债权,在该基金12年的生命周期内这部分优先债权将收到7%的年利息率。基金结构如下图所示:
软银基金结构(单位:亿美元)
3. 该基金单笔投资金额不低于1亿美元;
4. 该基金主要投资在领先科技领域,目前已投项目大多与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等未来出行领域有关;
5. 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对该基金所有投资具有最终决策权。
不过,面对这个千亿美元规模的庞然大物,孙正义想做到“风险独揽”。《大特写 | 半年投出史上最大科技组合,孙正义这一辈子都在刀尖上行走》我们指出,豪赌之下,敏感的市场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在大多数人认为科技行业正在酝酿新的泡沫时,59岁的孙正义掌舵愿景基金冲在了最前列。显然,即便经历过互联网泡沫时代的浮沉,他依然是个十足的冒险家,《大特写 | 史上最牛风投是什么思路?孙正义首度开口(内含30页PPT及愿景基金布局清单)》一文厘清他的思路。
读到这里的都是真爱。想每天都有这样有料、有趣、有价值的文章送到手中?戳这里订阅《见闻主编精选》,每天五分钟,一站式掌握全球大势,投资精英都在看。国庆好礼,限时优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