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要闻 | “重大突破”密集出现 “量子计算机”要重回市场视野了吗?

“量子霸权”时刻越来越近,中国能实现“弯道超车”吗?

和人工智能、5G、无人机以及AR(增强现实)的公众热度相比,从理论提出发展到现在已有36年的量子计算领域显得颇为冷清。但隔夜一则报道,意味着量子计算距离“临界点”——即“量子霸权”时刻的到来越来越近。

据英国金融时报,微软和谷歌将于近期宣布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这也预示着在这场新时代的“登月与原子弹竞赛”中,硅谷科技巨头们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所谓的“量子霸权”指的是如果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超过经典计算机,就实现了相对于经典计算机的“霸权”。而50量子位被认为是量子计算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就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在有50量子位后就能实现“量子霸权”,未来可在化学、医药研发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开展实际应用,模拟亚原子级别的化学反应以及优化供应链等。

2017年4月,谷歌宣布已推出9量子位的机器,并将于年底前公布49量子位系统。但直到年底,预期中的“量子霸权”时刻并未到来,反倒是IBM在11月宣布成功构建具有类似性能指标的50量子位处理器原型。

进入2018年,刚刚经历“史诗级”芯片漏洞危机的英特尔靠量子计算机扳回一局,该公司在CES展会上宣布,向研究合作伙伴交付全新研制的49量子位测试芯片“Tangle Lake”。

只不过,包括IBM、谷歌、英特尔在内的硅谷巨头都没有发布详细性能报告,且用词也离不了“原型”和“测试”,因此,这场“量子霸权”之争,最终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开始,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也悄然在量子计算领域布局。

继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世界顶级量子科学家施尧耘后,阿里巴巴还挖来了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得主、匈牙利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Mario Szegedy;腾讯也不甘人后,宣布引入量子计算领域杰出科学家张胜誉和医疗AI科学家郑冶枫。

这一次,中国能实现弯道超车吗?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付费栏目《见闻主编精选》,每日五到十篇,覆盖投资精英必读核心资讯。请付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