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桥水工作的机器人

《被人工智能操控的金融业》解密了金融界的最高技术并非存在于常常见诸报端的金融科技这一舞台,更多的是在被蒙上神秘面纱的幕后。那些顶级人工智能技术人员,是如何为世界顶尖对冲基金公司工作的?

《见闻阅读》由华尔街见闻出品(了解阅读委员会)。每晚10点10分发布。这背后是20多位常驻主讲人、中外50多家出版机构,每年330读物,我们一起“坚持阅读”。

 桥水基金挖角谷歌程序员

忙碌于幕后的顶级人工智能技术人员

近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果,全球企业价值总额最大的谷歌公司以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信息分析能力成为代表性企业。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技术人员究竟在哪里工作?近年闻名世界的企业纷纷成立或投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或研究所,包括谷歌、IBM、脸书(Facebook)、百度、丰田汽车等。其中谷歌汽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走在了世界前沿,美国交通运输部在2016年2月表示要将其认定为“驾驶员”。当然,我们认为自动驾驶汽车要上路行驶还存在基础设施、安全、法律法规等诸多障碍。我们要建设与汽车自动驾驶或医疗诊断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共存的社会,应具备必要的条件,那就是行业及管理机构或国家应跨越屏障携手合作,制定规则,甚至包括某种程度的技术共享。

在对冲基金行业,人工智能研究似乎与世隔绝。从全世界资金充裕的人手中募集投资资金的对冲基金行业,假如有近5 000家公司,规模较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管理数十兆日元的资产,那么一年间就能有数亿兆日元或更多的回报。该利润超过了拥有数十万员工的世界级大企业。但对冲基金公司一般仅有10余人,最多有1 000人左右负责其运作。

站在对冲基金行业最顶端的桥水公司(Bridgewater)的创始人瑞·达里奥(Ray Dalio)被称为是没上富豪榜的“世界第一隐形富豪”。

桥水公司在2012年挖走了IBM的“沃森(Watson)”人工智能开发小组的领军人物大卫·费鲁奇(David Ferrucci)。关于IBM的“沃森”,最近日本报道也很多,读者可能知道。“沃森”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两位热门选手,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据IBM介绍,“沃森”虽然是计算机,但与人类一样能根据信息、经验学习。“沃森”能理解英语提问的意思,从数据积累的信息中导出最佳答案。

开发出世界最高端人工智能“沃森”的费鲁奇,传说被“世界第一隐形富豪”达里奥挖走,自此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至金融中。我们不知道费鲁奇以何种条件被挖走,但肯定是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优厚待遇。达里奥说要使用人工智能解析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使其发挥GPS(全球定位系统)般的投资决策导向作用,但具体研究方法不会公开发表。对冲基金公司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对冲基金公司的成效或大致运作方法以外的信息为竞争对手所知并无任何益处,因为这是被内行人识破后就无法生存的行业。

传说中的对冲基金公司

在对冲基金行业中,除了桥水公司外,还有几家公司也不依赖人类的直觉或经验等,而是运用人工智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是以行业最高业绩为豪并蒙上神秘面纱的文艺复兴基金公司。“文艺复兴”是由著名数学家同时也是密码分析专家的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于1982年成立的基金,该基金集聚了数学、物理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一流研究者,是极其与众不同的基金。虽然文艺复兴基金公司是管理数兆日元资产的巨型对冲基金公司,但其主力基金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接受外部资金,以内部员工资金为中心运营。

文艺复兴基金公司还有一个特征,其资金管理手法被巧妙地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它不接受外部资金,不仅如此,在防止员工离职带来的信息泄露方面也做得很细致,不使其赚钱的秘密外泄。

虽说如此,有关文艺复兴基金公司投资战略的零碎信息人们还是略有耳闻。根据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发现文艺复兴基金公司的战略是分析到手的所有数据,筛选市场变动模型,预测短期的市场动向等,用计算机计算出胜率高的战略并执行。也就是说,文艺复兴基金公司不是由人类基金经理做出决策,而是按计算机算法进行交易。文艺复兴基金公司所录用的人才不是交易员或经济学家,而是能构建计算机算法的超一流研究者,由计算机算法来筛选市场变动模式,并依此执行交易。文艺复兴基金公司近年的业务焦点是采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据说它拥有人工智能领域超一流的人才。像这样在封闭世界中独自推进人工智能研究开发的企业的确存在于金融界。

金融市场中的机器人交易员

前文提到了两家超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公司和文艺复兴基金公司。近年,其他几家擅长数字式资金管理的对冲基金公司也加快了从IBM、谷歌等公司挖走世界顶级人工智能研究者的步伐。

这意味着金融界的最高技术并非存在于常常见诸报端的金融科技这一舞台,更多的是存在于被蒙上神秘面纱的幕后。

事实上,目前的金融市场已经是机器人泛滥。有关这些机器人,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报道。不仅是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也是机器人横行。市场上的机器人操控者各式各样,或许是对冲基金公司,或许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或许是小型风投企业。

2010年5月6日,突然袭击美国股票市场的闪电崩盘事件使世人皆知市场已被机器人操控。此次闪电崩盘在短短的30分钟时间内,股票价格急速下跌,然后又急速回升。关于闪电崩盘事件,下一章将做详细说明。

这一事件的主角是超高速机器人交易员。金融市场的机器人交易员各式各样,超高速机器人交易员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为武器,执行各种各样的交易战略。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2014年出版的《快闪小子》(Flash Boys)一书中提到了闪电崩盘事件。想必很多读者都读过该书,书中描绘的超高速机器人交易员的交易战略就是抢市。抢市这种手法是利用客户发出订单后但尚未抵达各地证券交易所前的短暂时间差,进行低买高卖。

其实在2010年之前,美国股票市场六七成的交易都由这种超高速机器人交易员执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下章将做说明。目前日本、欧洲市场上,这种超高速机器人也在急速增加。

金融机器人化落后的日本

到现在为止,我们通过金融科技和对冲基金公司的活动,简单地说明了金融业或金融市场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那么,日本的现状又如何呢?

不知该称为幸还是不幸,日本除了人形机器人,金融机器人化或适合金融机器人的环境建设还很落后。例如,市场上日本制造的优秀金融机器人几乎不存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从国外引进了Arrowhead平台,该平台可由超高速机器人交易员进行交易。现如今,东京证券交易所机器人遍布,但是,这些机器人几乎都来自美国等国家。而且,日本在金融业的系统运营方面已落伍,例如,意味着银行可能不再被需要的网贷平台的商业模式很难进入日本。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日本不存在类似于美国信用评级那种可靠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而且,除现有金融机构以外,其他机构缺乏回收贷款的能力。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证券化的商业活动,建立了有关贷款买卖和管理的体系和法规制度。美国和英国将大数据用于个人或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的时代即将来临。

日本在制造业中积极地推动机器人化,引进人形机器人,但在金融业改革方面,金融机器人化却很落后,我长期从业于日本大型金融机构,对此深有体会。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在金融业中实行保驾护航体制,这种体制导致企业不想进行改革创新,只喜欢在原有框架中竞争。

世界金融业的机器人化不会原地等待在该领域如此落后的日本。这是因为,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国界,股票或外汇市场不能无视外国产的机器人。在信用风险分析等业务中,外国产的机器人要进入日本虽然多少有些障碍,但终究只是时间问题。

金融机器人化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经过近年的技术竞争,世界金融机构的前景将会怎样?坦率地说,我没有这种预见能力,只是想在后文深入挖掘金融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与读者共同探讨此问题。

在此,我们先叙述重要信息。牛津大学的副教授迈克尔·奥斯本(Michael Osborne)与同事卡尔·弗雷(Carl Frey)于2013年发表的论文《职业的未来》(The Future of Employment)中,对将来会被机器人替代的职业做了精确预测。

该论文充满先见之明,其中有很大可能性被机器人替代的职业列表至今仍被经常引用。其中金融所处的位置极其明确,不会被替代的前50种职业中没有一种与金融相关。相反,被替代概率较高的前50种职业中,与金融相关的工作列出了近10种。奥斯本预测将会被机器人替代的工作包括保险营销、保险金理赔、证券中介、银行前台、信用分析、信用审批和确认等。顺便提一下,奥斯本在做出该预测时,可能尚未考虑到深度学习等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果把深度学习也考虑进去的话,可实现机器人化的工作也许会更多。

毫无疑问,今后机器人化将会更加发达,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能给人类保留什么样的工作?并且,能否产生新的必须由人类从事的工作?

超级对冲基金公司强大的机器人交易员会怎样改变金融市场的面貌,我们难以想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大量的交易过程中将会出现具备远超现在的、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的超高速机器人交易员。因此,人类交易员的整体业绩下跌这点将不可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天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

书名:《 被人工智能操控的金融业 》

作者: 【日】 樱井丰(YUTAKA SAKURAI)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

感谢大家关注《见闻阅读》,欢迎点击图片,留下您对我们产品的任何感(tu)受(cao),帮助我们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