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一句话逆转欧元命运,那个男人卸任了

他用简短有力的一句话逆转了欧元的命运,他将经济知识、市场悟性和政治敏慧结合在一起,带领欧元一次次化险为夷。

10月31日,“超级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在欧洲央行的八年任期划上句号。

七年多前,接任欧洲央行行长不到一年的德拉吉用一个简短有力的措辞逆转了欧元危机,向全球金融市场展示了语言的力量——Whatever it takes(不惜一切代价)。

这一次堪称经典的欧元拯救行动令德拉吉声名鹊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直接称他为“现代最伟大的央行行长”。

2012年7月26日,德拉吉参加一场在英国伦敦兰卡斯特官邸(Lancaster House)举办的投资会议,并就如何应对当下全球挑战发表演讲。

当时一场经济风暴正在欧元区肆虐,欧盟对负债累累的成员国的救助将其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各成员国国债收益率飙升,投机者押注欧元区正走向分裂,纷纷向欧元发起攻势,货币联盟危在旦夕。

在演讲进行到将近第七分钟的时候,德拉吉以不变的语速和语调说道:

在我们的职能范围之内,欧洲央行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存欧元。相信我,措施的力度将是充足的。(Within our mandate, within our mandate, the ECB is ready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preserve the euro. Believe me, it will be enough.)

在两句话之间,德拉吉稍作了停顿,但依然面不改色,这看似波澜不惊的一句话为欧元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欧元区国家的债券收益率稳步下降,尤其是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国债。

这一刻成为欧元区命运的转折点。

(德拉吉演讲视频截图)

德拉吉媒体采访时,被问到发言之前是否有过演练,特别是那意味深长的停顿,他回答说:“没有,我不是一个如此具有戏剧细胞的人,我想的是市场必须知道我们的立场是什么。”

自此之后,投资者似乎都作好了他发出惊人言论的思想准备:当德拉吉脱稿演讲时,市场往往就要小心了。

在这天之后,这句即兴发挥的“不惜一切代价”也成了一句口号,在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它表达了对欧洲和欧元区的坚定承诺。如今,在英国退欧和欧洲普遍存在怀疑情绪的背景下,它代表着一种重新觉醒的欧洲精神,它不仅出现在街头,也出现在欧洲各地的投票站。

这句话也为德拉吉在欧洲央行的任期定下了基调,这三个单词成为了欧洲央行这些年货币政策的终极导向。德拉吉将经济知识、市场悟性和政治敏慧结合在一起,带领欧元一次次化险为夷。

精英教育

1947年9月3日,德拉吉出生于战后的罗马,父亲是意大利央行一名官员,母亲是药剂师。在他15岁的时候,双亲在短短几个月里相继离世,作为家中长子的德拉吉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这场变故让年轻的德拉吉学会了如何处理困难的局面,也塑造了他处事冷静,敢于担当的性格。

当时,德拉吉正就读于罗马的马西米利亚诺马西莫研究所(Massimiliano Massimo Institute),这是一所传统上培养意大利精英的耶稣会高中,是罗马最负盛名的学校之一。

时任校长佛朗哥·罗奇神父是一位哲学教授,他最常抛给学生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给德拉吉留下印记,多年后,“为什么?”是他向员工提出的最常见的问题。

高中毕业后,德拉吉进入罗马大学攻读经济学,师从推崇凯恩斯理论的经济学家费德里科·凯夫。20世纪70年代初,他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求学深造,并于197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麻省理工学院时,他师从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和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索洛在评价德拉吉时,直夸他非常聪明,更重要地是,他一点也不张扬。

在这儿他还结识了美联储前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以及德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Rudi Dornbusch)。后者认为,在灵活的多汇率体系中,单一货币可能会超出其内在价值。欧元支持者们经常援引这一观点作为采用单一货币的理由。

德拉吉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那里的经济学家强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固守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这一理念对德拉吉影响深远,与他共事过的人曾表示,德拉吉习惯把模型和理论放在一边,去寻求真正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方法。

超级马里奥

带着博士学位回到意大利后,德拉吉开启了学术生涯,1980年代,他在佛罗伦萨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同时也在世界银行担任常务董事。

1991年,时任意大利总理朱利奥•安德烈奥蒂(Giulio Andreotti)任命他为意大利财政部部长,德拉吉开始涉足政治。

当时意大利债务高企且赤字失控,让其在欧盟建立共同货币区的谈判中底气十分不足。随后一场货币危机席卷意大利,迫使意大利里拉贬值5%,被迫放弃欧洲的汇率机制,这进一步凸显了意大利的脆弱性。

与德拉吉在麻省理工是同学,并且与他在意大利财政部一同共事过的弗朗西斯科•贾瓦济(Francesco Giavazzithe)回忆称:“当时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不要坐等帮助,你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重新获得市场的信心,如果你做得不对,外部帮助是不够的,你将面临偿付能力问题。”

在这种思路下,德拉吉带领着意大利在加入货币联盟前就开放了金融市场,并将大约15%的经济私有化。

在德拉吉10年的任期内,意大利的政治风云变幻,经历了11届政府更迭,但德拉吉和他的经学家团队始终如一,他们罕见地对财政部进行了全面改革,领导了意大利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有化行动之一,成功帮助意大利避免违约、击退通胀、缩减公共开支,并为意大利加入欧元区打下坚实基础。

德拉吉对意大利臭名昭著的松散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魄力使他赢得了“超级马里奥”(Super Mario)的绰号,这个犹如任天堂游戏中不屈不挠的英雄也开始引起国际关注。

2002年,德拉吉离开意大利财政部,前往伦敦,加入高盛投行担任副总裁。但短短三年后,他又重回意大利,出任意大利央行行长。

德拉吉的到来给意大利央行带来了一丝现代的气息,他精兵简政,削减冗余的分支机构,改变办公室装饰风格,并允许员工把电脑接入互联网,上班时携带黑莓手机。

从学者、政客、商业银行家到央行家,德拉吉多彩的职业生涯让他拥有了丰富的职业技能。有媒体在评价德拉吉时曾称,总的来说,德拉吉是一个策略家。他思考问题非常深入,并且一旦下定决心就更难被动摇。比起前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Trichet),德拉吉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大胆。

临危受命

2011年11月,64岁的德拉吉接任特里谢,成为欧洲央行自1998年成立以来的第三任行长。

德拉吉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希腊正深陷债务危机,面临系统性风险,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盟国也接连爆出债务问题,不断考验政策制定极限,并且引起了不少舆论对欧元区的质疑。

一场信任危机正在浮现,欧洲债券和股市遭遇抛售,银行间流动性不断蒸发,促使欧洲央行介入,购买主权债券,以提供暂时的缓解。

最初,德拉吉并不被外界看好。一方面,他是意大利人,而该国本身就是欧元区中债务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意大利高企的通胀也使得人们不信任这位没能管理好自己国家物价水平的央行行长能够掌舵欧洲央行。德国《图片报》曾颇具讽刺意味地评论道,“通胀与意大利人”的关系“就像番茄酱与意大利面”那样密不可分。

当时的德拉吉也并不自信,他告诉朋友自己并没有十足把握成功拯救欧元,尽管各国对于保留统一货币有着强大的政治意志,但他担心德国央行和德国的民意,他所能做的只是“放手一搏”。

在采访和演讲中,德拉吉向公众展示了他致力于价格稳定和财政审慎的立场。他赢得了一位关键人物的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中,默克尔在评论德拉吉时说道:“在稳定文化和稳定经济政策方面,他与我们的看法非常接近。”

“不惜一切代价"

德拉吉行长新官上任点起的火把令人印象深刻。

他在两个月内利用两次降息逆转了当时盛行的紧缩预期,并推出银行的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这移除了银行因为缺乏资金源而发生危机的可能。通过提供长达三年的短期流动性,欧洲央行帮助抑制了主权债务和信用衍生品市场上的利差。

尽管初步行动平息了市场对于银行业的忧虑,但这并没有解决欧元区的主要问题:受危机侵袭的债务国与德国为首的债权国借贷成本之间日益增大的差距。在2012年春天,这一差距威胁到了借款国的生存,欧元区可能分裂的“尾部风险”,尤其是希腊可能第一个退出的威胁更让整个欧洲雪上加霜。

继德拉吉在伦敦作出“不惜一切代价”的承诺后,欧元央行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9月宣布启动直接货币交易(OMT)。

通过OMT购债计划,欧洲央行承诺在市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介入并购买无限量的三年期以下国债。国家必须向欧洲救援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申请,并且同意附带的财政限制条件。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2014年几乎已经解决,但欧洲央行开始面临欧元区通胀率反复下降的问题,表明经济正走向通缩。为了应对这一威胁,欧洲央行于2014年9月4日宣布启动两个债券购买计划: 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BPP3)和资产支持证券计划(ABSPP)。

2015年1月,在美联储实施首轮量化宽松六年之后,欧洲央行步其后尘,宣布推出规模约1.1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政策,以重振萎靡不振的欧元区经济和通胀,这是欧洲大陆前所未有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试验。目前这项购债计划的规模已经激增到了2.6万亿欧元,比最初计划的规模超出了一倍。

在德拉吉任期的最后一年,欧洲经济再次亮起红灯。今年9月,即将卸任的德拉吉为欧元区送上了一份宽松大礼包,再次打出降息+量化宽松的组合拳。

是与非

任职欧洲央行行长这些年,德拉吉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欧元是不可逆转的(It is irreversible)。

在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的努力下,欧元一次次化险为夷,经受住了希腊债务危机、英国脱欧公投、荷兰大选、德国悬浮议会......

欧元依然存在,且基础比危机前更加稳定。在此期间,欧盟建立起了"单一监督机制"(SSM)直接监管所有欧元区银行, 赋予欧洲央行对参与欧盟成员国所有银行的唯一许可权;“欧洲稳定机制”(ESM)—一个永久性救助基金也被设立用以帮助陷入困境的银行和国家。

以经济成果来衡量一位央行行长的成绩的话,德拉吉也是成功的。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债务危机的羁绊后,欧元区经济重回正轨,2017年增速创下十年最高水平。史无前例的货币刺激政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劳动力市场,2013年以来,超过900万个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工资上涨最终帮助人们弥补了危机期间的损失。

德拉吉的聪明冷静、尤其擅长从大局来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他赢得了欧洲人的信任。曾经讽刺过他的德国《图片报》后来又刊登了一张德拉吉戴着一顶尖顶普鲁士头盔的照片,向他致敬,称他是德国风格的央行行长。

(戴普鲁士头盔的德拉吉)

一句"不惜一切代价"的影响甚至漫溢到了欧洲之外。美联储前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曾表示:“我不确定马里奥是否知道,他的这句话是我们设计QE3的灵感来源。无限量购买债券是我们版本的不惜一切代价。”

不过,德拉吉虽然拯救了欧元并实现了增长,但在维持物价稳定,使中期通胀前景“低于但接近2%”这一欧洲央行最重要的使命上,他留下了遗憾。自2013年以来,欧洲央行每年都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德拉吉执政期间欧洲央行的政策也存在争议。在德国,大规模购债措施引发了批评,人们认为德拉吉的政策剥夺了储户的利益,让富人变得更加富有,并加剧了欧元区的政治不稳定。德国宪法法院甚至将欧洲央行诉至欧洲法院,称其买债计划违反了政府融资的禁令,可能超越了该央行的职责,并阻碍了欧元区成员国的行动。

人们对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是否有效的辩论还在持续。去年,欧洲央行已经宣布结束资产购买计划,这为德拉吉赢得了没有将这个棘手的难题留给继任者的美誉,而他也通过了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第一个考验,美联储于2013年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时导致的“削减恐慌”(taper tantrum)并没有在市场重演。

然而过去一年来,宏观环境风云突变,贸易摩擦、内需下滑和英国脱欧等重重因素再度将欧元区经济推向衰退边缘。在这个当口,欧洲央行又一次站了出来,再一次向市场展示了采取行动的决心和魄力。

这一次,德拉吉临别的“慷慨大礼”引来了保守派的更为猛烈的抨击,反对者对新一轮刺激政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他们批评德拉吉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遗产,不惜给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弹尽粮绝”的欧洲央行。

但这些批评丝毫没有动摇德拉吉的立场。上周四(10月24日),在其任内最后一次政策会议和新闻发布会上,德拉吉捍卫了近期启动的新一轮宽松举措,并传达了他对后续政策的主张,即有必要长期保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同时也呼吁欧洲各国政府采取更多财政刺激来稳定经济增长。

当被问及对11月1日即将继任的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有何建议时,德拉吉没有给出具体意见,而是给出了临别赠言:“永不放弃”。

送别德拉吉,欧洲央行将迎来其史上第一位女行长,等待她的是一系列复杂的难题,包括处于历史低位的负利率、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有限的政策空间,和越来越激烈的内部分歧。

而对于欧洲,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力量崛起,经济增长再次放缓,以及主心骨默克尔不再寻求连任后,欧洲央行这一重要机构的领导人交接无疑将这个单一货币联盟置于了一个更大的不确定性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