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周五,中国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央行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这一操作预计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净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稍早,国家总理李克强曾罕见提出“全面降准”。由此,分析师们普遍认为,此次降准符合预期,未来还可期待全面降息!
为何选在此时降准?
分析师较为一致地看到,央行此次全面降准,主要考虑到了经济的下行压力。
华尔街见闻研究院邓海清、陈曦团队认为,全面降准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2018年末已公布经济数据整体处于经济危机以来最差水平,部分指标甚至与经济危机时期相同。
宽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宽信用,即促进银行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
国君宏观花长春、韩旭团队也称,此次全面降准是前期定向降准范围扩大的延续,证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小。
国君固收覃汉、王佳雯团队则进一步指出,早前的政策已经释放了较为明确的前瞻信号,经济指标走弱强化信号的可置信度,降准的常态化操作明确了市场对于1月份即进行降准的预期。近期债券期现均创下新高,股债携手同涨,从市场表现来看此次降准在市场意料之中,并且预期已经先行。
上述团队进一步解读认为,央行选择当前时点进行降准,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1. 中美利差走阔、汇率企稳为货币政策腾出空间。
美债收益率下行推动中美利差走阔,美元指数未能继续突破给予汇率喘息空间,两者共同给与了货币政策更大的“对内平衡”的空间。
2. 与“417”降准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存在“维稳”的需求。
在中美博弈之中,央行有动力维稳国内资本市场,而“打铁还需自身硬”,维持A股稳定之外也有对冲经济潜在下行压力的考量。
3. 地方债提前发行、跨年流动性的时点性冲击需要对冲。
从根本上来说,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确定性的。而考虑到地方债未使用额度1.35万亿提前下达,地方债供给压力从往年的二季度提前至1月份,而下半年以来央行多次公告为应对地方债交款需求进行逆回购投放。此外,传统意义上春节前居民体现、企业分红导致现金漏损,缴税、缴准压力下,需要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给予对冲。
除宏观基本面方面的考量之外,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麒麟、钟林楠团队还认为,此次降准最根本的目的还是给银行补充低成本资金,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宽信用效果保驾护航。
长江宏观分析师赵伟也称,此次降准仍属定向调控,兼顾春节前现金投放和稳增长需要。春节前取现需求较大,加之1月为季度缴税月份,在1月分两次降准,有利于银行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释放背景下,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对冲式托底。随政策维稳加码,信用派生加快修复,社融增速或在1季度前后企稳。
当下,信用派生环境已进入筑底阶段,随着政策维稳的进一步加码,信用派生环境将加快修复。预计在2019年1季度前后企稳、随后进入修复通道。滞后于信用环境2-3个季度,经济的底部或需要等到3季度末之后才能看到;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在6.1%左右。
年内是否还有降准空间?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未来降准可能都会兼具置换和新增的双重属性,因此大概率幅度会在100个基点左右,以此推算年内总体上有300-400个基点的降准空间。
中信宏观团队则称,此次全面降准将进一步帮助对冲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但单一货币工具的效果还将十分有限,需要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将有利于地方专项债的发行)。
向后看,降准在一季度料不会继续,是否在二季度继续使用该工具还有待持续观察。
政策未来怎么走?
在经济走软的预期之中,分析师们纷纷指出,市场未来还能看到央行进行降息操作。
邓海清、陈曦团队认为,此次全面降准标志着货币政策宽松从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未来降息可以期待。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预测,认为央行在2019年大概率还会有3次降准,降息可能在二季度发生,其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回落速度有望超出预期,PMI反映出来的经济活力快速回落,央行货币政策有望全面转向稳增长目标。
第二,特朗普重启“跳水保护小组”旨在加强对美联储的“干预”力度,从保障维稳流动性、降低股市波动、预防美股与美国经济的负面联动角度考虑,“跳水工作小组”重启或减缓美联储加息,外部货币环境的改善使得我国央行掣肘因素减少,央行降息的压力降低。
花长春、韩旭团队还指出,考虑到当前PMI已跌至荣枯线以下,且2019年下半年PPI可能转负,企业利润增速将严重承压。2019年年中,市场可以期待降息来临。
在全面降准后,我们预计还将迎来非对称降息(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但不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加上2019年美联储加息概率下降、进程放缓,我国通胀风险下降,预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将在2019年二季度前后到来。
债市或将受此提振
邓海清、陈曦团队指出,对于债券市场,不应只看到宽货币的目的是宽信用,更应当看到中国经济转型的长期性、央行货币宽松周期的长期性。在经济转型成功、经济真正回暖、央行紧货币都还看不到之时,债券牛市仍远未结束。
覃汉、王佳雯团队则看到,随着本次定向降准落地,短期内很难期待央行进一步释放宽松的信号。现在降准利好已经出尽,债市主要矛盾切换为12月份的经济数据、1月份利率供给放量以及背后指向的宽信用加快。
长江宏观赵伟更具体地认为,降准也可能对债市形成提振,但需警惕收益率过快下行后的调整风险。
在他看来,近两天债市已提前反应降准预期,加之前期市场的过快反应,已部分透支2019年基本面的逻辑,需警惕债市中短期可能面临的调整压力。
李麒麟、钟林楠团队也表示,在降准落地后,大类资产仍看好债券: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因风险偏好波动导致债券短期调整并不足为惧,在信用宽松和基本面拐点仍未明显形成之前,宽货币周期不会轻易终结。
未来期限利差大概率继续走平,信用利差出现小幅收缩,城投价值更优。
降准对A股刺激有限
央行地方支行研究员杨航表示,此次降准和之前一样,难以在根本上激发A股上涨,其原因之一在于制约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因素并未消失:
本轮降准周期均以刺激力度更小的定向降准方式来进行,一是因为房价泡沫的存在,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只能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使房地产泡沫吹得更大,在未来形成更加棘手的局面;
二是汇率的压力,在美联储不断紧缩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在2018年多次降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巨大促贬压力,201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贬值,险些跌破7.0的重要关口,目前处于6.86左右的危险水平,保汇率的压力限制了我国的货币宽松空间。
只要房地产泡沫与汇率压力存在,货币政策就难以放开手脚,央行已多次声明不搞大水漫灌。刺激作用更小的降准难以在根本上刺激股市上涨。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尔街见闻VIP会员,即刻获取金融市场体系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