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O研究:美联储会如何结束量化紧缩

蒙特利尔银行分析师Ian Lyngen认为,美联储最有可能在今年9月开始结束缩表,预计结束时规模将在3.4万亿左右。此外,Lyngen给出四种可能的退出路径,预计联储结束缩表将利好债市及新兴市场货币。

今年2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公开表示,联储已制定好缩表计划的框架,并称联储将“很快将公布一些事情”。

随后,美联储究竟将于何时结束缩表、将怎样结束缩表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分析师Ian Lyngen在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就美联储结束缩表可能采取的一些路径进行了推演,并给出了资产价格变化趋势的一些预测。

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预测一样,BMO预计美联储将把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至3.4万亿美元左右,其中超额准备金缩减至1万亿,至缩表结束时,此前第二、第三轮量化宽松的影响将被彻底抵消。

此外,BMO预计联储将在1万亿大限之上流出约0.2万亿美元的缓冲资金,最终实际目标银行超额准备金规模将为1.2万亿美元。

该如何结束QT?四种情形

市场走势将与结束缩表的时机和政策细节密切相关,他搭建了一个含有多种可能性的模型,并进行了场景分析,其中主要包含四种不同的场景:

  • 6月渐进结束缩表:代表着美联储希望在正式结束缩表前进行更多的观察与实验,可能会在未来有利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制定,但同时,它也有利于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央行跟随美联储进行调整,并且可能为美联储的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程度。基于此,BMO为这一情景给出了10%的可能性。
  • 6月突然停止缩表:BMO认为,这将使缩表问题尽早远离漩涡中心,帮助美联储重新回到通过基础利率走廊引导经济、并与市场沟通的轨道上来,但与此同时,这也将使美联储经历一段时间过于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可能削弱其控制市场的能力。基于此,BMO给出20%的发生概率。
  • 9月突然停止缩表:这种情形对美联储或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在9月份这一时点,美联储的政策操作不必背上“引起年底市场动荡”的黑锅,同时更具备灵活性,联储有空间来选择是否需要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前结束缩表。BMO认为美联储有50%的可能性按照这一计划行事。
  • 12月渐进结束缩表:与上一条相比,在这一情境下美联储具有最强的政策灵活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已临近年关,美联储可能不会希望在此时宣布政策行动,因此BMO评估发生概率为15%。

与BMO的场景分析相呼应的是,目前市场上传播较为广泛的一种预期正是联储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结束缩表。华尔街见闻曾在会员专享文章《结束缩表,美联储很着急?高盛判断:三季度结束,三月份宣布》中分析过高盛对于结束缩表路径的看法。

高盛的判断与BMO较为相似,预计联储将在今年9月份结束缩表,截至三季度末的总资产规模很可能在3.7至3.8万亿美元左右,银行储备金在1.3至1.4万亿美元。

结束QT有利于全球金融环境回暖

四种不同的情境下,资产价格可能会有不同的变化。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定价已经几乎反映了大部分的量化紧缩作用效果。标普500自新年开始已大幅上涨余10%,市场整体风险情绪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反弹。BMO认为,结束缩表短期内不会为股市带来太过剧烈的价格波动。

可能发生的变化主要受到美联储即将宣布的退出时间安排所影响,在债市和汇率上有所反应。

BMO指出,如果美联储下一步宣布缩表将在今年上半年结束(前两种情形),那么3个月期国债相对于隔夜指数掉期利率的变化最大可能达到-10个基点,相反如果缩表在下半年结束,变化量可能最大为-5个基点。同时,10年期国债利率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外汇市场上,美元相对于不同国家货币的走势或将出现分化。从美联储所观测到的“先进外部经济体”(AFE)美元指数和“新兴市场经济体”(EME)美元指数走势来看,前者年初至今下滑了0.6%,而后者则下滑1.4%。因此,BMO认为,当美联储正式宣布退出缩表计划后,美元相对于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幅度将远超过美元相对于G10国家货币的贬值幅度。

此外,关于市场倍加关注的MBS问题,BMO指出,从FOMC 1月份的会议纪要来看,与会者一致认为,将美联储在MBS赎回过程中所收到的本金重新投资到美国国债当中“是恰当的”,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将向着一份“主要由美国国债构成的资产负债表”迈进,长期来看,美国国债存在利好因素。

综合来看,BMO认为美联储结束缩表对全球市场来说是一个较好的信号。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角度来看,结束缩表意味着全球金融环境的放松,海外资本流入有所增加,从而央行外汇储备增加,更加有利于这些国家增加在主权债券上的投资,进一步缓解全球紧张的金融状况。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尔街见闻金卡会员,马上领取2019全球市场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