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今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信贷数据强劲反弹,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高于预期,较前值回升;当月社融规模增量2.86万亿,较前值翻了约四倍;M2增速创13个月新高。
具体数据如下:
中国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人民币,同比多增5777亿元,预期1.25万亿人民币,前值8858亿人民币。
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86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预期1.85万亿人民币,前值7030亿人民币。
3月M2货币供应同比8.6%,创13个月新高,预期8.2%, 前值8.0%。
3月M1货币供应同比4.6%,创8个月新高,预期3.0%, 前值2.0%。
3月M0货币供应同比3.1%,预期3.5%, 前值-2.4%。
远超预期的金融数据被不少人认为是中国经济触底反弹的又一例证,但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贷款超预期背后有早放贷早收益和人为冲贷款的痕迹,应该警惕前高后低和结构分化。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分析员陈健恒在数据点评中表示,3月份和一季度贷款虽然高于预期,但并非反映融资需求明显恢复:
今年一季度贷款中,票据和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是整体贷款增长的主要贡献。票据主要是受套利驱动,企业短期贷款是受银行投放流动性贷款增加来冲规模驱动。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并无显著增加,而非银贷款同比少增4700亿。
而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在路演与银行的沟通中也发现,总体贷款需求比较疲弱,贷款的超预期可能是银行在最后一旬加快了贷款投放。尤其是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投放可能是主要超预期的部分。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可能并无明显的超预期。
中金指出,贷款如果更多靠票据和短期企业流贷支撑,其持续性不强,二季度可能会重新回落。
对于社融明显回升,中金认为主要是因为贷款和非标改善以及地方债发行前置导致,但未来这些支持因素可能减弱:
贷款目前有人为冲贷款痕迹,前面投放较快意味后续可能放缓,而表内外票据同比多增是一季度贷款和社融同比上升的主要因素,后续取决于监管和套利空间,预计总体会逐步回落。
非标今年监管有所放松,但其他融资渠道畅通的情况下,非标的融资需求被贷款和发债分流,银行资管反映今年非标增长乏力,全年来看非标难以转正,只是萎缩程度会低于2018年。
地方债的前置发行确实会在上半年支撑社融和财政支出,但进入下半年,地方债发行开始减少,同比开始明显少增,会重新拖累社融增长。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尔街见闻金卡会员,马上领取2019全球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