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M2增速加快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 存款利率没有调整不代表实际利率没有变化

央行表示,整体上来看,疫情期间中国金融总量量足,支持的力度也大,快速有力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上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模式。虽然自2015年10月以来央行没有调整过存款基本利率,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不变化。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就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举行发布会,并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人民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

10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其中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8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16万亿元;2020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

3月末中国M2同比增长10.1%,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发布会上表示,M2增速上升比较多,总体上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比较多,推动了M2增速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增加1.86万亿元,同比多1.53万亿元,企业存款增加比较多,为复工复产顺利推进储备了良好的资金状况。

阮健弘表示:

我们的金融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是比较强的,当前货币乘数是处在6.55这一较高的水平上。整体上来看,疫情期间我们的金融总量量足,那么支持的力度也大,快速有力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上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模式。

一季度住户贷款新增1.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6082亿元。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

初步判断是受疫情影响,居民的消费和购房大幅减少所致。但是3月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月住户贷款明显好转,当月住户新增贷款是9865亿元,同比多增961亿元,比2月份是大幅多增1.4万亿元,3月份住户贷款的恢复,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住户部门增强经济活动信心的支持。

存款基准利率要长期保留

发布会上,针对目前市场上讨论较多的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提出了四点看法:

第一,存款基准利率是压舱石,对市场稳定至关重要,将会长期保留。

第二,存款基准利率没有下调,并不代表银行的付息利率没有变化。

第三,随着近期央行引导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基金和结构性存款的利率明显下降,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的收益率降到2%以内市场利率和存款利率正在两轨并一轨。

第四,LPR的改革,贷款的利率下行,银行也会适当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市场率的改革,对存款利率的改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他表示,虽然自2015年10月以来央行没有调整过存款基本利率,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不变化:

实际上我们存款利率的上下限都已经放开了,银行可以自主浮动定价。我们近期也可观察到,已经有部分银行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下降,反映了市场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他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当前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收益降低,为了保持和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也会适当降低负债成本,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说明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称,关于存款基准利率的问题,总量上会考虑宏观杠杆率和CPI的情况,CPI高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一般银行的存款利率会上浮25% 。此外,也会考虑到金融风险的因素,总量太多会造成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增大。

此外,针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问题,孙国峰表示,在最近一次定向降准后,大约4000家存款类机构,存准率降到了6%,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国际横向比较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也是较低的。我们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多种可以提供流动性,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最近都在提升。3月份一般贷款利率下降0.26个百分点,明显大于MLF和LPR贷款的降幅,说明充分传导到了实体经济,我们也会采取措施对银行进行流动性约束和资本约束。

中国距离流动性陷阱还很远

发布会上,孙国峰表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同时,也会兼顾外部平衡。无论从银行体系流动性数量还是利率水平,我们都没有到达所谓流动性陷阱,距离流动性陷阱很远。比较中美之间利差目前还处在相对合适水平,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市场预期平稳。

孙国峰称,对比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从规模看,一季度,美联储投放1.6万亿美元流动性,同期贷款新增5000亿美元,即1美元流动性投放支持0.3美元贷款增长,也就是说,从数量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美联储的10倍;从价格看,美国贷款利率下降幅度远小于美联储降息幅度。因此,国际对比看,中国央行的传导效率较高,不存在流动性淤积现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