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扣非亏损进一步加大,国轩高科陷入了何种困境?|见智研究

国轩高科21年净利下滑32%,扣非更是降到-3.4亿元,为何增收不增利?

4月28日晚上,动力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公布了其2021年年报业绩和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整个2021年国轩高科实现了营业收入103.6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降低32%,扣非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下滑45%,同时整体毛利率为18.61%,同比下滑6.62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轩高科的营业收入为46.31亿元,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为3406万元,同比降低47%。同时,国轩高科也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2022年一季度国轩高科的营业收入为39.16亿元,同比增长203%,环比降低15.44%,归母净利润为3220万元,同比降低32%,环比降低5.45%,毛利率为14.49%,相比去年四季度进一步下滑4.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国轩高科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之间的巨大差距主要是因为国轩高科在2021年收到了5.58亿元的政府补助。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认为,国轩高科在2021年全年和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都出现30%左右的同比下滑,除了此前提到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在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全年价格大涨的因素以外,国轩高科在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了1.9亿元,同比增长了142%,相当于多投入了1.1亿元,对比2021年全年研发费用才6.44亿元,同比2020年也就多投入了1.46亿元,此外国轩高科自身的客户结构和其产品应用的车型也有所影响,这也是国轩高科和其他动力电池厂商不同的点。

1、主营业务拆分

国轩高科主要业务包括动力锂电池业务和输配电设备业务,其中输配电业务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6亿元一直下降至2021年的4.58亿元,占比更是从此前10%左右降到仅为4.43%,毛利率更是从31%降至如今的13%,显然国轩高科将会在未来降重心将完全放在核心业务动力锂电池业务上。而2021年国轩高科的动力锂电池业务营业收入达到97.65亿元,同比增长55.56%,利润为17.46亿元,同比增长12.5%,但是毛利率却降低了6.84百分点到17.88%。

核心业务动力锂电池业务中,2021年国轩高科的电池组生产量为461799万安时,同比增长106%,销售量为451749万安时,同比增长75%,库存量为137854万安时,同比增长7.86%。其中动力锂电池的原材料成本增加了75%到688.84亿元,占总成本的81.67%,主要是由于动力电池中上游原材料如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价格持续大涨,导致国轩高科的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但另一方面来看,2021年国轩高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10.58亿元,在2020年实现首个由负转正以后,再一次实现54%的大幅增长,同时大众定增的资金到账,现金总额达到114亿,而且合同负债达到5.6亿元,同比增长355%,也说明国轩高科手上的下游订单足够充裕。

2、电池集中在A00级车,盈利能力受限

2021年国轩高科国内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8.02GWh,同比增长142%,占比达到5.2%,排名第四,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与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差距也仅在1GWh左右。但国轩高科的电池产品主要应用在A00和A0级的新能源汽车上,国轩高科的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江淮、奇瑞、长安、长城和零跑等,也是主打A00和A0级别的电动车,该车型由于售价偏低所以成本控制较为谨慎。

在2022年补贴再次下降以后,甚至不少A00车型由于成本压力过大直接停止生产,例如2022年年初的长城欧拉旗下的黑猫和白猫都由于成本过高而宣布停止接单,4月中旬长安新能源也暂停了奔奔E-star国民版车型的订单收取,这也使得国轩高科的电池盈利空间受限。

而且随着原材料如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价格在2021年持续维持在高位,叠加今年以来新能源双积分价格大跌(从2020年3000元每分的高位降到如今500-1000元左右),不排除之后会有更多的A00和A0级车型产品退出市场。当然,2022年开始,国轩高科也在逐渐改变自家产品的应用广度,与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车企合作。

尤其是在去年12月国轩高科向大众的定增彻底落地,大众持有国轩高科26.47%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国轩高科有望在大众的电动化进程中充分受益,并且在于大众合作开发方形标准电芯简化工艺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国轩高科开拓其他海外中高端客户。

另一方面来看,目前大部分动力电池厂商的客户集中度都偏高,例如欣旺达前三大客户销售占比为47.99%,前五大客户占比为58.29%;亿维理能前三大客户销售占比为37.38%,前五大客户占比为45.53%;而国轩高科的整体头部客户集中度没有那么集中,前三大客户销售占比为23.74%,前五大客户占比为35.8%,客户过于集中则意味着未来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尤其是目前中端车企都在寻找二供和三供的情况下,这点从龙头宁德时代的客户集中度上有所体现,宁德时代前三大客户销售占比为22.86%,前五大客户占比为31.32%。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