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1月7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进口数据由降转增,按美元计价,进口2183亿美元,增长3%。
整体来看,主要商品进口量延续上月下滑趋势,除原油、铜矿砂、未锻轧铜及铜材、钢材外,其余主要商品进口量较上月均有所减少。
原油10月份进口量为4897万吨,月环比上升7%,按年增13.4%。
分析称,由于炼油厂利用新的进口配额加大采购力度、“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燃料需求扩大,10月份原油进口量同比有所增加。
煤炭10月份进口量为3599万吨,较上月有所回落,月环比下滑14.59%,但同比去年增加23.3%。
其他关键商品方面,大豆10月份进口量为516万吨,月环比下降28%,同比去年增24.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冬季即将到来,但是天然气进口量降至今年2月以来最低,10月进口量为879万吨,环比上月降13.4%。其中,根据Kpler数据,液化天然气降至今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前,分析称,由于工业活动复苏以及天然气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天然气需求在前9个月同比增长7%,达到2890亿平方米。
未锻轧铜及铜材10月份进口量为50万吨,较上月小幅增加,同比去年增加23.7%。
铁矿砂10月进口量较上月下滑,为9938万吨,按年增4.64%。
同比看,大豆、原油、铁矿砂量价同升;环比看,大豆、天然气、集成电路量价齐跌。
今年1-10月,我国铁矿砂进口量价齐升:
铁矿砂9.76亿吨,增加6.5%,进口均价每吨782.6元,上涨0.1%。
原油、煤、天然气、大豆、成品油量增价跌:
原油4.73亿吨,增加14.4%,每吨4144.2元,下跌14.1%;
煤3.84亿吨,增加66.8%,每吨788.8元,下跌19.4%;
天然气9650.8万吨,增加8.8%,每吨3702.2元,下跌9.6%;
大豆8241.5万吨,增加14.6%,每吨4252.7元,下跌4.1%;
成品油3884.8万吨,增加93.6%,每吨4094.3元,下跌20.5%。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5.31万亿元,下降7.6%:
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09万亿元,下降17.5%;
手机7629亿元,下降2%;汽车5824.3亿元,增长88.5%。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3%。
其中,出口19.55万亿元,增长0.4%;进口14.77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4.78万亿元,扩大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