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拖累出口,量还是价?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
中信证券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更多是受到价格因素的拖累,出口数量实际上在部分月份形成了一定支撑。展望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数量修复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我国出口贸易量的修复。

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在外需变动和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受经历“先升、后降、再升”3个阶段。在出口总量的背后,我们认为更多地应该关注数量和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出口的量价表现进行拆分,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更多是受到价格因素的拖累,出口数量实际上在部分月份形成了一定支撑。展望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数量修复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我国出口贸易量的修复,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出口同比的变动仍需要关注价格变化。

2023年出口表现复盘: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经历“先升、后降、再升”3个阶段,外需变动和基数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从结构上看,中国大陆对新兴市场贸易伙伴的出口对于我国出口韧性形成了一定支撑,汽车和新能源产品出口成为结构性亮点。

如何从量价维度理解出口?数量方面——进入2023年,尽管外需整体为逐步走弱的趋势,但阶段性的补库需求、国内因假期因素导致的需求积压,使得出口数量对于出口金额的拉动作用呈现上下波动态势,例如3月和4月的正向拉动、6月和7月转为负向拖累、8-9月重回正向拉动。价格方面——或是受高基数、需求趋势性走弱、国内出厂价格偏低等因素扰动,今年出口价格对于出口金额的拖累日趋凸显,尤其是下半年以来该影响更为显著。分商品类型看,部分轻工制品和化工品的价格同比下行更为明显,机电产品的价格虽有回落但幅度有限。8-9月大部分商品的出口数量指数重回100以上,显示出数量增长对于出口表现仍有支撑。综上,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更多是受到价格因素的拖累,出口数量实际上在部分月份形成了一定支撑。

总结与展望:在出口总量的背后,我们认为更多地应该关注数量和价格的变化。对我国2023年出口的量价表现进行拆分,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更多是受到价格因素的拖累,出口数量实际上在部分月份形成了一定支撑。展望2024年,WTO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的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相对平衡,低基数叠加海外通胀压力趋缓下全球经济的增长,或有望带动全球贸易量实现3.3%的同比增长。全球货物贸易数量修复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我国出口贸易量的修复,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出口同比的变动仍需要关注价格变化。

正文

今年以来,在外需变动和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受经历“先升、后降、再升”3个阶段。在出口总量的背后,我们认为更多地应该关注数量和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出口的量价表现进行拆分,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更多是受到价格因素的拖累,出口数量实际上在部分月份形成了一定支撑。展望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数量修复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我国出口贸易量的修复,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出口同比的变动仍需要关注价格变化。

2023年以来出口表现复盘

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经历“先升、后降、再升”3个阶段,外需变动和基数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具体来看:(1)1-4月——外需表现好于当时的市场预期,在欧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支撑,叠加疫后需求积压等阶段性因素,我国出口表现具备韧性,其中3月和4月实现超预期高增,2023年前4个月累积同比实现0.4%的正增长;(2)5-7月——外需逐步放缓对于我国出口的拖累日趋凸显,同时2022年同期出口由于疫后国内供应链修复而高增形成了较高的基数,共同导致出口同比增速在5-7月转入负增长区间,且跌幅持续加深;(3)8-10月——基数效应走弱主导了同期出口同比跌幅的收敛,预计11-12月的同比跌幅仍有望延续好转。

中国大陆对新兴市场贸易伙伴的出口对于我国出口韧性形成了一定支撑,汽车和新能源产品出口成为结构性亮点。贸易伙伴方面,我们曾在《债市启明系列——我国出口的地缘格局发生了哪些变迁?》(20230614)一文中提出,基于过去20年主要贸易伙伴在我国出口中的份额变化、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结构两个视角,我国出口的地缘格局从“欧美需求主导”迁移至“欧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需求共同驱动”。今年以来,包括拉丁美洲、非洲和俄罗斯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对于我国出口韧性形成了一定支撑。贸易商品方面,大部分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轻工制品等都出口表现均有所承压,但汽车和新能源产品出口成为结构性亮点。其中,汽车(包括底盘)和汽车零配件今年前10个月的累积出口同比分别实现77.9%和8.9%的增长,新能源产品中的电动载人汽车和锂离子蓄电池的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同样录得106.4%和38.9%的高增。

如何从量价维度理解出口?

整体来看,2023年以来我国出口数量有所波动,出口价格对于出口表现的拖累逐步凸显。基于“出口金额=出口数量*出口单价”,我们可以分别从量和价的维度理解出口表现,尤其是重点关注量价的同比变动:

1.数量方面——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逐步进入深度负增长区间,主要原因是由于出口数量的回落,同期出口价格则起到了一定的对冲作用。进入2023年,尽管外需整体为逐步走弱的趋势,但阶段性的补库需求、国内因假期因素导致的需求积压,使得出口数量对于出口金额的拉动作用呈现上下波动态势,例如3月和4月的正向拉动、6月和7月转为负向拖累、8-9月重回正向拉动。

2.价格方面——与出口数量所不同的是,或是受高基数、需求趋势性走弱、国内出厂价格偏低等因素扰动,今年以来出口价格对于出口金额的拖累日趋凸显,尤其是下半年以来该影响更为显著。一方面,义乌中国小商品价格指数和集装箱运价指数所呈现出的整体走弱趋势或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观点;另一方面,基于海关总署披露的重点商品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我们测算对应的出口单价,也能看到包括箱包、集成电路在内的大部分商品出口单价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综上,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更多是受到价格因素的拖累,出口数量实际上在部分月份形成了一定支撑。

聚焦出口价格,分商品类型看,部分轻工制品和化工品的价格同比下行更为明显,机电产品的价格虽有回落但幅度有限。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按HS分类的各商品出口价格指数,今年以来,化工制品(HS第六类)、鞋帽(HS第十二类)、陶瓷和玻璃(HS第十三类)、贱金属及制品(HS第十五类)、玩具家具等杂项制品(HS第二十类)的价格指数偏低,部分月份读数低于90,表明相关商品的出口价格对其同期的出口表现形成一定拖累。相比之下,作为我国出口占比最高的机电产品(HS第十六类),其今年以来的价格指数虽同样有所回落,但跌幅相对有限,各月读数基本维持在93以上。反观出口数量,多数商品在5-7月的出口价格指数回落至100以下,与同期我国出口增速承压相匹配。但8-9月大部分商品的出口数量指数重回100以上,显示出数量增长对于出口表现仍有支撑。

总结与展望

今年以来,在外需变动和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受经历“先升、后降、再升”3个阶段。在出口总量的背后,我们认为更多地应该关注数量和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出口的量价表现进行拆分,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的回落,更多是受到价格因素的拖累,出口数量实际上在部分月份形成了一定支撑。分商品类型看,部分轻工制品和化工品的价格同比下行更为明显,机电产品的价格虽有回落但幅度有限,8-9月大部分出口商品的数量指数重回100以上,显示出数量增长对于出口表现仍有支撑。

展望2024年,根据最新一期《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Global Trade Outlook and Statistic),WTO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的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相对平衡,低基数叠加海外通胀压力趋缓下全球经济的增长,或有望带动全球贸易量实现3.3%的同比增长。全球货物贸易数量修复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我国出口贸易量的修复,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出口同比的变动仍需要关注价格变化。

本文作者:中信证券明明团队(S1010517100001),本文来源:明晰笔谈,原文标题:《是谁在拖累出口,量还是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