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心科技第五次港交所递表,“医-药-险”闭环故事如何讲?| 见智研究

如何更好的“卖药”?

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于2023年12月18日第五次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此前四次递表的时间分别为2021年10月、2022年4月、2022年10月、2023年5月。高盛与中信为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圆心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患者医疗服务周期服务的医疗健康公司,覆盖患者整个疾病周期,同时在“医-药-险”领域形成闭环模式。

此次IPO前,腾讯、红杉为主要外部股东,分别占股19.55%和13.03%。此外,也包括启明创投、鲲翎资本、星界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卖药”业务占营收95%,“医-药-险”闭环是主要故事

在财务数据方面,圆心科技的营收在2020年至2022年呈持续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其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36.29亿元、59.38亿元和77.75亿元。而在2023年上半年,圆心科技的营收从2022年同期的32.47亿元增长了43.1%,达到46.45亿元。

圆心科技在2022年以收入计算是,中国最大的专注于处方药的线下线上医疗交付平台。

公司拥有全国范围的线下和线上药房网络。其网络包括圆心药房和妙手医生线上药房。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运营321家药房,其中265家紧邻医院(1公里内),121家被认定为重大疾病医保双通道药房。

在其线下和线上平台上,公司提供大约59,710种产品,包括自2015年以来国家药监局批准的123款创新肿瘤治疗药物中的96款。这突显了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处方药交付平台的地位。

在2020年至2023年6月30日的时间段内,公司的院外患者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7.5%、94.6%、93.7%、95.9%和95.0%。同时,院外药房和药品批发服务在此期间对总收入的贡献超过了96%。处方药和药品销售是公司的主要业务,这是“医-药-险”中“药”的部分。

对于院内业务,公司开发了供应端赋能服务,专注于协助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实现智能化和运营优化。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圆心医疗已与中国26个省的467家医院合作,包括180多家三甲医院。从2020年到2023年6月30日,供应端赋能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0.1%、0.8%、1.1%、0.6%和0.7%。这是“医-药-险”中“医”的部分。

圆心科技另外一块重要业务是针对医药公司和保险公司。公司为医药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从就医到院外医疗及健康保险的全流程,包括病程管理、医药公司营销服务以及保险服务(理赔、第三方管理等)。

其中,自2019年年底起,圆心科技开始为医药公司提供营销服务。截至2023年6月30日,圆心科技已向321家医药公司提供营销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服务对象包括中国十大研发实力最强的医药公司和全球销售额排名前20的医药公司中的15家。

针对保险公司,2018年,圆心科技首次通过与中国一家主要保险公司的合作推出医疗保险产品,扩展了这一服务领域。

至2023年6月30日,圆心科技共服务177家保险公司和8家再保险公司,推出了40多款新特药保险产品,在120多个城市提供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管理58.3百万份保单,并持有在中国提供保险服务所需的许可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险合作重点包括的是未进医保或者新型高价治疗药物,包括CAR-T等产品。

从2020年到2023年6月30日,圆心科技的保险服务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25亿、1.31亿、2.43亿和1.21亿元。这些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分别为2.4%、4.6%、5.2%、3.5%和4.3%。这也是圆心科技“医-药-险”中“险”的部分。

部分产品仍存在可能的合规问题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相关机构提供有关产品情况,包括部分特药、靶向药产品与镁信健康、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第三方合作的健康险产品。

一提这三家TPA(第三方行政服务提供商),就知道是“医-药-险”的事。在“药转保”模式中,患者通过购买健康保险来降低特药或靶向药的成本负担,这一模式涉及保险公司、医药企业、TPA以及患者。

简单说就是患者用低于药品售价的保费向保险公司投保;医药企业借助保险销售特价药,获得增值税抵扣优势;TPA通过汇集大量患者获得议价能力;保险公司则依赖业务量扩大保费规模。

但这样的保费实际是通道费,对保险业务来说是“走偏了”,不符合保险产品射幸原则。

监管关注的三家第三方机构均具备药品销售渠道,这使得它们能与保险公司合作,在“医-药-险”领域形成闭环模式,这也是监管将其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产品列入报送范围的主要原因。

特药险是其中一类代表,作为一种创新保险产品,其本质是为了为特定药品提供保险保障,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产品可能出现了偏离原始设计目的的情况,变成了以保险为名的非保险业务,这就是监管关注并要求报送的原因。

从业务发展来看,圆心科技已经构建了“医-药-险”的闭环模式,但在监管逐渐收紧的环境下,圆心科技将重心更加落在药房方向。

圆心科技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发展院外患者服务;发展供给端赋能服务;开发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提高技术实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而如何发挥“医-药-险”的闭环模式的优势,市场仍无明确结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