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银行危机解除了?

压力最严重的时期或已经过去,但风险仍存

中小银行危机过去了?

去年美国银行危机中,共有三家大型地区性银行(硅谷银行、Signature Bank、First Republic Bank)倒闭,虽然它们有着不同的业务模式,但都容易受到高利率的干扰。例如硅谷银行过度依赖未保险的存款,而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薄弱;另外两家银行则因为大量未实现的债券损失而陷入困境。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借短贷长,即以短期利率借款,以长期利率放贷,两者差距可被视为银行未来利润的前瞻指标,但利率曲线深度倒挂令这一模式难以为继。

资产端,虽然长期利率上升提高了贷款收入,但此前配置的长久期资产造成商业银行账面上存在大额浮亏;负债端,伴随美联储开启40年来最快加息进程,货币市场基金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利差不断扩大,银行存款流失严重。

MMF与银行存款利差扩大的关键原因在于,银行资产端的收益无力支撑负债端的高成本,存款利率抬升缓慢;而MMF底层资产是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工具(ONRRP),其期限很短(隔夜),对货币政策利率变化反应迅速。

前文提到,伴随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放缓乃至转向宽松,MMF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将放缓;短期美债供给上升后MMF拓展了投资工具,ONRRP规模也出现暴跌,中小银行存款流失是否要停止了?危机临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