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跷跷板”效应,要来了?

本期央行货政报告,似乎意味着股债逻辑即将切换。

首次将物价低迷与资金空转联系在一起

本次货政报告中,对物价有了新提法:

当前物价处于低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而不是货币供给不够;

要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说得很明确,通胀起不来,并不是货币投放的不够多,而是实体需求不强,钱流不出去。

而造成钱流不出去的原因,其实就是资金空转。一个是金融体系内机构滚隔夜套利,一个是此前VIP文章中提到的企业“低贷高存”套利。但无风不起浪,企业如此操作肯定是得到了部分银行的默许,这些银行因为片面追求“规模情结”,贷款投放超过了实体经济真实有效的融资需求。

机构空转的逻辑,在于资产荒下的盈利考核难题,要完成考核只能做交易、做套利,而不是把资金躺在配置盘里等票息。

而企业空转的逻辑,是将大银行贷来的低成本资金转手投向小银行高息理财产品,吃中间几十个BP的利差。虽然不多,但也比不赚钱的主业要强。

既然指出了制约物价回升的核心在于资金空转,打击空转必然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如何打击?

一方面,可能需要推动一场金融供给侧改革。

过去十多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受益于房地产的发展,资产负债规模跟随地产投资大幅增长。然而,2021年以来我国地产投资规模开始下滑,房地产资产池出现萎缩,但银行机构却并未跟随地产一起“缩表”。

过去三年,央行的货币政策逻辑基本上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但是,如果水过多,面迟迟不来,怎么办?只能先阶段性把水龙头拧上。

这一次,央妈甚至没有重复上月末重要会议中刚提的“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背后的用意令人寻味。

理论上,经济结构转型期间,适当放水有助于满足重点领域融资需求,但过度放水就不利于旧产能的出清了。商业银行本是逐利的,因此央行需要跟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博弈,压缩机构套利空间、减缓信贷增速,迫使银行的规模扩张节奏符合经济转型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