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想超越“星巴克中国”

新故事。

“我们给2024年定的一个小目标是,中国销售额超星巴克中国。”

当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在5月21日喊出这个目标,意味着六年前还只是在憧憬着对标星巴克的霸王茶姬有了新梦想——超越星巴克。

想要整体超越星巴克,对于中国咖啡、茶饮品牌来说似乎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故事,但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的神话已经被打破。去年全年,瑞幸已在营收上超越星巴克中国,成为中国市场中营收最高的咖啡品牌。

今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总销售(GMV)已超58亿元。张俊杰指出,霸王茶姬一季度销售已达去年全年的一半,照这样即便只是平稳经营下去,2024全年GMV也有望超200亿元人民币。这让张俊杰有了要在中国市场,赶超星巴克的野心。

当然,在业内一些人士看来,茶饮和咖啡分属两个赛道,并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这不妨碍张俊杰想要利用超越星巴克讲一个新故事。

“狂飙”的2023年

霸王茶姬在2024年一季度GMV大增,在于其2023年飞速扩店。

霸王茶姬诞生于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五一路。不过,品牌创立前5年,霸王茶姬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偏安于中国的西南角。

2023年,霸王茶姬进入爆发期。在资本加持下,偏安一隅的霸王茶姬从西南往一线城市的中心商场进发。

2023年6月,霸王茶姬两家旗舰店在上海环球港和美罗城同日开业。高大上的门头,有别于一般茶饮店的风格,将它和其他品牌区别开来。而酷似DIOR的包装袋更是让霸王茶姬迅速占领社交平台,迅速出圈。

独特的营销策略帮助霸王茶姬在一线城市站稳了脚跟。张俊杰透露,2023年霸王茶姬门店总数达到3511家,门店增长率233%。目前霸王茶姬全球门店突破4500家。

也就是说,仅2023年一年,霸王茶姬门店数就增加了2000多家。

在加速扩张的加持下,2023年霸王茶姬GMV达108亿元,月店均48.3万元,同店增长率88%;2023年单店月均销售2.4万杯,最高峰值一天销售8687杯。

真正给了张俊杰超越星巴克中国底气的是其2024年一季度的销售额。2024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GMV为58亿元。同期,星巴克中国的营收为7.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

当然,对加盟类茶饮品牌而言,GMV并不会完全转化为营业收入。不过在想要在GMV这个维度上赶超星巴克,对张俊杰来说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艾媒咨询CEO及首席分析师张毅分析认为,霸王茶姬爆火的原因,在于霸王茶姬的爆品策略,以伯牙绝弦为代表的头部爆品对霸王茶姬业务和营销的迅速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和其他茶饮品牌不同,霸王茶姬只卖轻乳茶。而在所有品类中,招牌伯牙绝弦2023年年销售2.3亿杯。以单杯16元单价计算,其贡献的销售额占到了总销售额的76.19%。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正是霸王茶姬的优势所在。相较于水果茶和传统奶茶,轻乳茶原料主要由茶、鲜奶和糖组成,从成本和制作效率上来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给霸王茶姬带来了更多的利润空间。

不过,业内的看法也并不一致,押注轻乳茶背后也暗藏杀机。在张毅看来,品类单一也意味着品牌的天花板相对明显。一些茶饮行业从业者则认为,如今的消费者需求多样,且瞬息万变,想要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需要品牌方不断迭代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押注轻乳茶,有些冒险。

资本需要“新故事”

霸王茶姬疯狂扩张背后,是为上市做准备。

2023年开始,就有消息称,霸王茶姬预计于今年年中赴美上市。不过,对于这个消息,霸王茶姬方面表示“不回应”。

如今,茶饮市场越发内卷,从高端茶饮品牌降价,竞逐下沉市场,到咖啡品牌的9.9战火燃进茶饮赛道。在越发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之下,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拓宽利润,寻求资本市场的庇护,从而进一步扩张获得竞争优势,几乎已经成为茶饮品牌的标准动作。于是,才有了今年年初,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扎堆IPO的景象。

不过,从各品牌融资情况来看,霸王茶姬的现有的融资数量和估值并不算高。

企查查显示,2016年至2021年期间,喜茶共获得6轮融资,投资人包括IDG资本、美团龙珠、腾讯投资、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最后一轮D轮融资,其融资金额达到了5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蜜雪冰城于2020年12月完成一轮总规模超23亿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龙珠、高瓴和CPE源峰。古茗也在2020年获得6.74亿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龙珠、红杉中国、Coatue Management和Abbeay Street。茶百道则于2023年6月完成10亿元的战略融资,由兰馨亚洲领投,正心谷资本、草根知本、中金资本、番茄资本等机构跟投。

相较之下,霸王茶姬目前为止经历了两轮融资。分别为2021年3月和2021年10月。首轮融资由XVC和复星集团领头,第二轮由琮碧秋实领头,XVC跟投,两次融资金额共计约为3.2亿元。2023年7月,曾有消息称霸王茶姬获得新一轮融资,但被霸王茶姬方面否认。

相比喜茶600亿元,蜜雪冰城650亿元的估值,在经历两轮融资之后,霸王茶姬的估值仍停留在30亿元。

更大的冷意或许来自茶百道。尽管顺利突围成功成为港股“奶茶第二股”,顶着港股年内迄今最大IPO帽子的茶百道,上市即破发,最终股价稳定在10港元/股左右。近期,茶百道股价略有回升。截至5月21日港股收盘,茶百道涨2.61%,每股股价达到11港元。不过相比17.5港元的发行价,其股价下跌了37.14%。

对霸王茶姬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相比几年前,茶饮品牌已经很难轻易赢得市场青睐。

激烈的竞争中,茶饮企业卷新品、卷价格、卷供应商,还要卷供应链。但在不同品牌之间,似乎并没有绝对的壁垒。出海、下沉是茶饮企业共同的故事。当故事变得趋同,茶饮企业还能拿什么来打动投资者?

霸王茶姬需要新故事。这或许就是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不惜冒犯同行,也要将霸王茶姬同“茶沦为配角”的水果茶和其他奶茶区别开。

张俊杰试图向投资者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超越星巴克中国,甚至成为中国版的可口可乐。如今,就看是否还有投资者愿意为这个故事买单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