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新能源车企刚扩张就裁员

棱镜
整个行业都比较“上头”。销量上来时,就加快扩张,出高价抢人;业绩一旦下滑,新产品没达到预期,便按下减速键,收缩、裁人。

理想裁员的消息传出来后,刘敏(化名)暗自庆幸。

去年,她从一家合资车企辞职,想要跳到新能源车企。当时,摆在她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薪资涨幅更大的某新势力车企,一个是相对稳定的某大厂造车品牌。最终,在权衡之后,她选择了后者。

“看你怎么选,涨薪30%,意味着你要接受一个不稳定的工作环境,HR说不定哪天就通知你走人了。”刘敏感叹道。

不过,稳定也是相对而已,在新公司的十个月,业务方向换了3个,这让她深刻领略到这个行业的“血雨腥风”——疯狂内卷的同时,又保持着高度危机感。“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出了一款爆款,就抓紧扩张,业绩一下滑,就赶紧踩刹车。”

如今,不少车企开始“踩刹车”,多家新能源车企爆出“裁员”消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理想汽车正在进行新一轮裁员,整体裁员比例超过18%,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理想员工数接近3.16万人,以此计算,此轮理想裁员人数或将超5600人。   

特斯拉也启动了大刀阔斧的裁员。根据媒体报道,马斯克称,公司准备进入下一阶段发展,降本增效尤为重要,需要裁员10%。目前,特斯拉的裁员已经实施了一个多月,可能至少持续到6月。中国区则是裁员重灾区,特斯拉取消了国内应届毕业生的offer。

事实上,更早的时候,高合、威马就已经开始裁员,甚至公司一度陷入停产的危机。但特斯拉、理想两大头部车企的裁员传闻,还是让市场为之一震。

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两家车企的裁员?对于理解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重要的价值。

风光过后的裁员

早在4月初,理想“裁员”的消息,就开始在网上流传。4月3日,理想汽车发布内部全员公告,宣布对现行的矩阵型组织进行升级。

不过,五一期间的北京车展,让新能源汽车的声势达到巅峰,也冲淡了外界对车企们经营压力的担忧。当时,在理想展台,首发亮相的L6车型备受瞩目,雷军和李想之间的互动,被解读为“雷军被李想锁进车里半小时”,更是引发热议。

频频聚焦在流量的镁光灯下,让人们暂时忘却了MEGA的争议,及其负面影响。

事实上,过去几个月,理想过得并不顺利。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的交付量为 80400 辆,同比增长 52.9%,环比下降 39%;理想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56 亿元,同比增长 36.4%,环比下滑 38.6%。

在车展的喧嚣日渐归于平静后,裁员举动,开始引发了人们对于其业绩压力的关注。更多的裁员信息显示:销售服务运营部门的员工数量将减少超400人;招聘部的员工数量将从200多人减少到40-50人;智能驾驶团队的人数将缩减至1000人以内。   

“裁员也正常,别说理想了,特斯拉都在裁。”张婷(化名)向作者感叹。她曾是一家大厂的员工,几年前踩中风口,入职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车企联合打造的新能源车企。

几年来,她所在的公司,内部也一直在进行架构调整。她认为,对于新行业、新公司来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你看,特斯拉利润率那么高,销量那么大,他们也裁员。”

前不久,特斯拉超充团队的命运反转,给张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地时间4月29日,马斯克在公司内部发送了一份备忘录,宣布特斯拉超级充电团队负责人丽贝卡·蒂努奇和新产品负责人丹尼尔·何将携整个团队离职,该团队约有500名人。但没多久,特斯拉开始返聘超充团队的部分员工。

在张婷看来,一边扩张一边调整,正是新能源车企的特点。相对于特斯拉而言,国产新势力经营压力更大,危机感更强。

“特斯拉裁员,目的很明确,就是降本增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颜景辉解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预期。在目前阶段,车企会在扩张过程中,根据自身财务状况,进行组织架构优化和人员架构调整。

在谈到理想裁员的事情时,颜景辉称,李想是一个非常有闯劲同时又很冷静的一个人。

颜景辉认为,特斯拉是自己生产和管理,而国内不少新势力企业还处于合作、代工阶段,需要更多的支出,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他认为,造车新势力的架构调整需要更大的魄力。

狂卷车型

特斯拉和理想汽车裁员,与大举扩张后业绩未达预期有关。

理想汽车一向是“活得最好”的国产新势力。2023年,理想一共交付37.6万台车,全年营收达1238.5亿元,与2022年相比,实现了173.5%的大幅增长。尤为重要的是,净利润超过118亿元,是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经营形势一片大好,让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理想汽车“有些上头”。

2023年6月,在全体员工信中,李想表示,接下来几年,理想汽车的目标是做到中国市场所有豪华品牌销量的第一,交付量达160万辆/年。进入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制定了2024年销售80万辆汽车的目标。

年销售80万辆汽车,是2023年的一倍,这需要配置更大规模的团队才可以实现。2023年9月秋季战略会,理想确定了大规模招人的计划,随后各部门开始加快招人速度。

公开数据显示,理想的销售服务运营部门,2023年7月团队规模不足200人,但到了2024年初,已经到了近1000人;智驾部门2023年初时只有600人左右,2024初同样达到了近1000人。

“新能源车企,跟互联网公司很像,顺利的时候,就赶紧跑马圈地。”刘敏向作者分析。

在刘敏看来,互联网公司的策略是不错过任何一个风口,在新概念、新模式冒头时,便大举招人,拉起队伍。“教培火了搞教培,游戏火了搞游戏,AI火了搞AI,搞起来最好,搞不起来的话,队伍原地解散。”

新能源车企移植了这一经营思路,不过,疯狂布局的不是新业务,而是车型。

“狂卷车型”,成为了时下新能源车企的一个特征。在此前,传统车企推出一款车型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一款凯美瑞卖了40多年。但这种周期被新能源车企给极大地缩短了,雷军用三年时间“凭空”打造出小米SU 7,更是让不少业内人士为之震动。

“汽车都快被做成快消品了。以前三四个月推一款新车,现在恨不得一个月就要出一款。”刘敏感叹道。

人海战术则是新车型能够快速推出的保障,但是,不是每一款新车都能畅销,如果新车销量差,背后的团队也将会受到影响。

如今,在新能源车“饭圈化”的背景下,一款新车是否能够出圈,充满了不确定性。MEGA本来是一款被理想寄予厚望的纯电MPV,但突然被网友拿来与“棺材板”对比,使其销量遭遇了滑铁卢。外界也普遍认为,理想的裁员与MEGA的销量不佳有关。   

事实上,与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车企推新车型的成本要高出很多,开发周期更长,涉及的产业链更多,试错空间更小。         

下了牌桌,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 SUV 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5月20日,在理想一季度财报业绩会上,李想宣布了这一决定。

而在一个月前的北京车展上,李想还曾透露会在下半年发布纯电产品。事实上,在MEGA遭遇滑铁卢之后,理想汽车就进入了阶段性的反思中。

3月21日,李想在一封内部信中写道:“过于关注销量和竞争,让欲望超越了价值。”北京车展期间,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也表示:“原来我们的判断太乐观了,对自己预估的增长也太乐观了,所以我们首先要回归健康的增长上。”

感觉整个行业都比较‘上头’。销量上来时,就加快扩张,出高价抢人;业绩一旦下滑,新产品没达到预期,便按下减速键,收缩、裁人。”刘敏感叹道。

不过,虽然理想、特斯拉的裁员,为这个行业的“狂飙”浇了一盆冷水,但“卷”仍然是这个行业的关键词。

持续一年多的“价格战”尚未出现拐点,不少车企仍在硬撑;小米SU 7的正式上市,问界的热销,开始让传统车企直面科技公司跨界而来的挑战;雷军、周鸿祎等人的出圈,更是让整个行业“卷完价格卷老板”。   

而对于人才来说,依然是不少车企所追求的,尤其是智驾和电池领域的人才,非常抢手,即便被裁员了,也不会缺出路。

实际上,就在大规模裁员的同时,理想汽车也在同步招聘。在招聘平台上,他们对外招聘的岗位多达2000个,涉及技术、产品、销售、运营、市场、供应链等多个方向。

颜景辉分析称,除了生产成本之外,新能源造车的前期研发成本也很高,这意味着,新能源车企需要追求规模效应,只有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可以摊平研发和生产成本,突破盈亏平衡点,实现盈利。

而在此之前,车企主要依靠融资来维持运营,就像在踩钢丝,随时都有可能“死掉”。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大大超出预期,外界一致认为,那个盈亏平衡点的到来,比想象的要快很多,这导致不少人都有些盲目乐观。但实际上,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仍在流血扩张,有的甚至已经倒下。

理想是仅有的一家在2023年净利润超百亿的国产新势力,但其持续盈利的能力依然备受考验。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时刻保持居安思危并不是一件坏事。

“在这个过程中,降价也要咬牙撑着,要是撑不下去,下了牌桌,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颜景辉说。   

本文作者:张伟,来源:棱镜,原文标题:《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新能源车企刚扩张就裁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