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巨头在中国寻求增长,运动品牌表现亮眼

耐克、阿迪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分别实现7%和9%的增长,斯凯奇CEO表示:预计下半年营收情况会更好。

中国市场成海外消费巨头的逐鹿之地,二季报喜忧参半,运动品牌优势显著。

美股二季报的大幕已徐徐拉开,不少消费巨头业绩集体放缓,在中国市场普遍“败北”。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大幅下降14%,欧莱雅营收在中国等地区下滑超2%,宝洁的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了9%,可口可乐亚太地区净营收同比下降4%。

然而,也有不少公司在中国市场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耐克二季度中国市场营收为18.63亿美元,同比增长7%,占其业务总营收的15%,实现连续5季度正增长。

阿迪达斯二季度在中国市场实现营收8.22亿欧元,同比增长9.3%,占其业务总营收的14%。

加拿大鹅最新财报显示,其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2.3%达到2190万加元。

斯凯奇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增长8.2%,中国门店总数超过3500家。

耐克CEO Matthew Friend表示:

“长远来看,我们仍对耐克在中国的竞争地位充满信心。”

斯凯奇CEO John Vandemore也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中国市场复苏脚步稳健……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情况会比迄今为止的情况更好,我们正在仔细评估。”

不难发现,上述品牌多为运动鞋服品牌。受益于全民运动趋势和后疫情时代户外赛道“爆发式”增长,中国运动鞋服市场正在迅猛扩张,已成为海外运动品牌“巨头”们寻求业绩增长的重点区域。

不过,国际运动鞋服巨头仍面临着本土品牌的严峻威胁。

根据各家运动品牌2023年的财报,国产运动品牌安踏和李宁分别实现了623.6亿元、276亿元的营收,各居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营收第一、第三的位置,耐克在中国市场实现营收74亿美元(约合531.42亿人民币),位居第二。

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Bjorn Gulden在二季报电话会上表示,阿迪达斯每月都在争夺中国的市场份额,但本土品牌带来的竞争十分激烈:

“许多本土品牌都是生产商,然后通过自己的门店直接进入零售市场。因此,他们的速度和对消费者的价值定位与我们不同,判断更为迅速,我们正在努力适应这种情况。”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