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建设银行公告2024年实现净利润3362.82亿元,增幅1.15%。
截至2024年末,建设银行集团资产总额40.57万亿元,增幅5.8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25.04万亿元,增幅8.48%。负债总额37.23万亿元,增幅5.90%。吸收存款余额28.71万亿元,增幅3.83%。存款付息率1.65%,同比下降12BPs,付息成本明显改善。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89%,较上年下降0.5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3.6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同时,分红比例保持较优水平。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206元人民币(含税),2024年全年现金股息为每股0.403元人民币(含税),全年分红合计约人民币1007.54亿元,占2024年集团口径下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比例30%。
全力服务实体经济
2024年,建设银行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保持债券投资稳定增长,金融投资较上年增加1.05万亿元,增幅10.85%。积极发挥基建、产业链供应链的投融资优势,全力服务“两重”“两新”;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9万亿元,增幅11.01%;投向制造业的贷款3.04万亿元,增幅12.2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增幅26.63%。
助力提振消费惠民生。积极发挥零售信贷优势,加力推动金融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落地见效。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278.95亿元,增幅25.21%;信用卡贷款余额同业首家突破万亿元。“建行生活”承接196个城市76.96亿元消费补贴金额,拉动民生消费742亿元。
全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扎实做好“保交房”“白名单”扩围增效等工作,有力支持“三大工程”建设。高效推进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工作,助力降低居民融资成本。拓展行业场景,强化产品更新供给,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深化。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投放,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基金于北京、上海、苏州、合肥落地。
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本外币一体化服务,做好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全年贸易融资投放量2.15万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5万亿。英国人民币清算行累计清算量突破126万亿元,保持亚洲地区以外最大人民币清算行地位。大力支持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年,建设银行提质增效,在科技金融方面深化综合服务。创新“技术流”“投资流”等科技创新评价工具,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方法,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专业化机构建设,配套差别化政策。加大“股贷债保”金融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在绿色金融方面丰富产品谱系。建立绿色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集团多牌照优势,强化绿色产品创新。绿色贷款余额4.70万亿元,增幅20.99%;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112期,发行规模1,863.90亿元。推动子公司绿色投融资业务发展,广泛支持绿色产业。
在普惠金融方面扩面提质。普惠金融信贷供给总量稳步增长,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41万亿元;服务客户336万户,较上年增加18.51万户。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建行惠懂你”平台注册个人用户2,451万户,认证企业1,414万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网点约1.4万家,配置普惠专员超2.2万人,已挂牌普惠金融特色网点2,880家。
加快养老金融生态建设。发布集团养老金融统一品牌“健养安”,打造“养老金融专业银行”。稳步拓展社保卡业务,着力提升用卡体验。积极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建信养老金二支柱资产管理规模突破6,200亿元。启动“养老中国行”活动,积极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创新养老服务贷款产品,将养老产业纳入信贷优先支持行业。推出手机银行“安心版”养老专区,打造60家“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全面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数字金融赋能数实结合。支持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近8,000亿元。提升数字化赋能业务成效,“建行云”整体算力规模和服务能力保持同业领先。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双子星”用户数达5.21亿户,当年金融交易用户数达1.84亿户。
建设银行方面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公司将以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坚守主责主业,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做好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产业变革的共建者、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开拓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