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2日的"关税日"临近,华尔街大行纷纷给出避险策略,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中国。
大摩、花旗和高盛对中国资产持积极观点。摩根士丹利认为投资者应买入更多离岸中资股,因为对等关税对中国以外的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可能相对更大。花旗和高盛认为,对等关税不会专门针对中国,中国资产有望享受暴风雨降临前的些许宁静。
摩根大通也表达类似观点,但相对谨慎。摩根大通表示,鉴于中国可能增加财政刺激措施,中国也可能是安全的避风港,但是一个较低信心押注。
摩根大通还提到了特朗普可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举措引发市场担忧,恐将推高全球运费至疫情水平,加剧通胀压力。
据环球网此前报道,路透社当地时间6日援引一份美国行政命令草案爆料,美国计划对所有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收取美国港口停靠费,并施压盟友也采取类似措施,否则将面临报复。
中国资产成为关税避险讨论焦点
摩根士丹利更为积极地看待中国市场,认为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下,中国离岸股票可能成为相对"赢家",建议投资者增持中国离岸股票。
大摩策略师Daniel Blake、Kristal Ji和Jonathan Garner等人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建议增持印度、新加坡、日本(国内)、公用事业、电信、金融、国防、人工智能采用领先者和供应链多元化的受益者。他们虽然表示"最佳判断是短期风险偏负面",但认为有理由在亚洲/新兴市场疲软时买入。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台湾和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半导体/硬件以及汽车和零部件(不包括电动汽车)可能会进一步表现落后。
据彭博报道,特朗普周三将在玫瑰园活动中揭晓对等关税。报道称,此举料不会专门针对中国,也不太可能对中国资产造成太大打击。相反,高盛和花旗分析师认为,在暴风骤雨来临之前这或许是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
高盛和花旗均指出,今年美国对华关税两轮上调后,它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现已远超中国对美商品的税率。高盛估计,前者现已超过30%,而后者仅为19%。高盛经济学家Xinquan Chen表示,这种不对称主要是由于中国采取了更为克制的报复措施。
摩根大通也表达类似观点,但相对谨慎。
摩根大通在其最新发布的"战术关税思考"报告中表示,鉴于中国可能增加财政刺激措施,中国也可能是安全的避风港,但是一个较低信心押注。
此外,摩根大通提到,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关税或港口费用的计划。摩根大通在报告中特别警告:"这种做法的风险在于可能将货运费率推回到疫情期间的水平,引发全球通胀飙升。"
据环球网报道,路透社此前爆料的一份美国行政命令草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担忧。草案提议,只要船队中包含中国制造或中国籍船舶,无论该船舶在哪里制造或归属哪国国籍,都将被美国收取港口停靠费。该草案还显示,美国将施压盟友采取类似措施,否则将面临报复。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已明确表态,称美方若执意征收港口费,将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还将增加美国内通胀压力,削弱美国商品全球竞争力,损害美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对美自身经济和就业造成多重"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