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的玻尿酸王者地位,正在被胶原蛋白反攻

打不过就加入

曾几何时,市场还在讨论重组胶原蛋白何时复刻玻尿酸神话,在护肤品乃至医美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如今,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688363.SH)和重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巨子生物(2367.HK)的业绩反差,似乎进一步验证了先前预期。

2024年,华熙生物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71亿元、1.7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1.61%、71.10%。

同期巨子生物的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55.39亿元、20.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57.07%、42%。

这背后是,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在护肤品行业龙头地位,正遭到来自重组胶原蛋白的冲击。

华熙生物的护肤品收入锐减,2024年仅为25.69亿元,同比下滑了近3成。

打不过就加入。

华熙生物已陆续在护肤品、医美、原料等品类中推出重组胶原蛋白的相关产品,这能否为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首现亏损

受到双十一等线上电商大促活动的影响,第四季度一向是化妆品公司的旺季。

但华熙生物在“双十一”表现平平,第四季度收入仅为14.96亿元,同比下滑了近2成。

这已经是华熙生物大力加码营销的结果,第四季度销售费用达到8.33亿元,环比增长了超8成,同比2023年则下滑了7%。

业绩的尴尬,让华熙生物首度出现了1.88亿元的单季净亏损。

这和会计处理有关,当季计提1.41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涉及存货、商誉等类目。

华熙生物向信风表示:“公司针对产销协同正在做优化,并且已经初步产生成效,库存水平逐步在下降。”

甩掉包袱后,轻装上阵的华熙生物2025年或许更具增长空间。

即便如此,基本面的挑战仍然存在。

支撑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已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以下统称为“护肤品”)一直表现不利。

2024年的护肤品收入为25.69亿元,同比下滑了近3成,占总收入的比重则从6成下降至4成左右。

这当中确实受消费需求萎缩等宏观因素影响。例如老牌国货上海家化(600315.SH)2024年净亏损达到8.04亿元,同比下滑了超2倍。

但业绩的吃力表现,同样折射了产品创新、推广的投入产出不及预期的尴尬。

2024年以来,华熙生物推出了紧致充盈次抛、紧塑霜等多个新品,但在市场间确实没有引起太多反响。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亦公开承认内部组织存在问题。

“大家都知道华熙生物最近两年有比较大的业绩调整,这样的调整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场的原因造成的,更大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意识到我们组织、人才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而主动踩了刹车。”赵燕指出。

为了提振业绩,赵燕已亲身上阵,重回业务一线。

“我自己会从过去对研发端为主的工作走到经营工作的一线,尤其是消费品经营工作的一线,补上从科研产品到品牌的后端链路。”赵燕表示。

被胶原蛋白反超

凭借全球玻尿酸龙头的江湖地位,华熙生物的护肤品等业务曾一路起飞,可如今业绩的下滑似乎意味着相关探索正在触顶。

早在2年前,华熙生物就意识到仅依靠玻尿酸或存在一定的风险,开始押注合成生物路线,以实现对多材料的覆盖。

但这一技术路线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难以在短期内变现。

一边是陷入增长瓶颈的主营产品,另一边是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医美、护肤领域新主流成份的崛起,更在蚕食已有的存量份额。

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2022年收入规模曾只有华熙生物的1/3,但如今已经全面实现反超。

2024年,巨子生物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5.39亿元、20.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57.07%、42%。

仅看净利润,已是华熙生物的12倍之多。

巨子生物的销售费用亦低于华熙生物。

2024年,巨子生物的销售费用为20.08亿元,低于华熙生物约2成。

根据巨子生物的业绩指引,2025年预计收入同比增长25%-28%(对应69.5-7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1%-24%(对应25-25.5亿元)。

新成分的崛起,或许正在给华熙生物带来更多竞争压力。

为此,华熙生物已在持续加码重组胶原蛋白。

2024年以来,华熙生物陆续推出紧塑霜、Bloomcolla™ Col III-Y01多款重组胶原蛋白相关的护肤产品;

原料方面,华熙生物的医疗器械级重组胶原蛋白已经完成试产;重组胶原蛋白创面敷料则已经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望进一步加码医美后修复市场。

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终端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不过这项注册的难度并不低,目前只有锦波生物(832982.BJ)走完了全部流程,巨子生物的预计获批时间则是一延再延。

2022年,巨子生物登陆港交所时曾表示,重组胶原蛋白液体制剂和针对面部各类皱纹的重组胶原蛋白固体制剂有望在2024年一季度获批上市,均为三类医疗器械证。

但这个预期最终落空,直至近期投资机构浦银国际称2025年一季度有望获批,但截至目前仍未有进展。

创健医疗亦是如此,其曾预计2024年底获批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的三类医疗器械证,但至今未获推动。

面对护肤品、医美主力原料快速迭代的风口,留给华熙生物们的时间并不算太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