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42%,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公告小助手

青岛银行2025年一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净利润同比增16.42%

核心要点

  • 业绩亮点:一季度营收40.47亿元,同比增9.69%;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16.42%

  • 资产规模:总资产达7,131.5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36%

  •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降至1.13%,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51.49%

  • 核心业务:贷款总额增长5.41%,存款总额增长3.86%,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 经营亮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蓝色金融业务取得显著进展

  • 未来关注: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数字化转型进程及专业化经营成效

青岛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该行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核心业务稳步推进,战略转型持续深入。但与此同时,面临的资本压力和收益率下行挑战也不容忽视。

盈利能力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青岛银行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40.47亿元,同比增长9.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16.42%。该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达到13.23%,同比提高0.33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从收入结构看,利息净收入依然是主要收入来源,达26.50亿元,同比增长11.97%。该行通过扩大生息资产规模、提高高收益资产占比,同时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使得净息差保持稳定,为1.7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但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表现亮眼,合计增加1.55亿元,显示出该行在市场波动中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资产质量方面,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13%,较2024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51.49%,较上年末提高10.17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25年3月末,青岛银行资产总额达7,131.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6%;负债总额6,672.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

在资产配置方面,该行继续向符合政策导向的信贷资产倾斜,客户贷款总额达3,591.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1%,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提高至50.36%。贷款增速超过资产增速,显示出该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

负债端,该行存款规模稳步增长,客户存款总额达4,486.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6%,增幅超过去年同期。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个人存款增速更快,增长率达4.78%。

战略重点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青岛银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锚定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1. 科技金融:打造"青银科技-陪伴成长"服务品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1,273.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7%

  2. 绿色金融:构建"双碳工具+专属产品"服务体系,绿色贷款余额达437.22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17.06%

  3. 蓝色金融:持续推广"青出于蓝"特色品牌,蓝色贷款余额达192.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4%

  4. 普惠金融:坚持"全生命周期、全产品体系、综合化服务"经营理念,普惠贷款余额达465.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0%

  5. 数字金融:完成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一期投产,自主研发并上线AI大模型应用

需关注的风险点

尽管整体表现不俗,青岛银行仍面临一些挑战:

  1. 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3.51%,较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虽仍符合监管要求,但资本约束或将影响未来扩张节奏

  2. 手续费收入下滑:理财业务收入减少导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显示传统中收业务面临转型压力

  3.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16.33亿元,同比增加2.43亿元,显示银行对未来风险保持谨慎态度

展望未来

青岛银行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和三年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季度业绩开局良好。银行将持续深化"专业提升、体系优化、数智赋能、特色驱动"的经营策略,着力推进科技金融、绿蓝金融等特色业务,优化客户经营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投资者后续可关注银行如何应对资产收益率下行的挑战,以及科技投入如何转化为经营效能提升。同时,在强监管背景下,资本补充和资产质量管理也将是重要观察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