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定海神针”披露一季报,六大国有银行业绩“风”向何处吹?

资事堂·秦晓彤
大象还在起舞

4月29日晚间,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六大国有银行齐刷刷发布1季度业绩。

这6家银行合计总资产超过208万亿元,合计总市值超过8.5万亿元,无愧于中国金融体系和A股市场的“定海神针”称号。

具体来看,六家国有大行的经营指标和数据在2025年一季度略微拉开了差距,同比增速有高有低,但总体表现稳健。

无论如何,六大国有银行的一季报值得细细体会和分析。

营收增速:中行、农行很迅猛

营收是一家银行经营能力的直观写照,也历来是上市公司排名的重要依据,尤其值得关注。

总体看,2025年一季度,国有大行的营业收入这块表现都算稳健,增速最高者和降幅最大者也不超过8个百分点(下图)。

但如果一定要看营收增速,这个季度最亮眼的还是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两家银行都取得了正增长。

其中,中国银行的增速尤其突出,一季报显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49.29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6%。

而农业银行期间实现营业收入1866.74亿元,同比增长0.35%的成绩。

另外,邮储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3.63亿元,同比几乎持平,算是六大行中表现较为稳健的。

净利润增速:农行、交行很突出

具体到净利润方面,一季度内,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合计超过3444亿元。折合下来,日均能赚接近115亿元。

以净利润增速看,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一季度增速比较靠前。

WIND对银行业季报的统计显示,农业银行今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

同期,交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

同时,另外几家银行的增速虽然是负数,但是最低也回落不到4个百分点,总体来说,也仍是“稳健”两字可以恰当形容。

总资产规模:工行、农行领先

资产规模又是一个表征银行实力的恰当指标,更多的资产规模代表着更多的业务收入,也匹配着更多的员工数。

以总资产规模计,中国工商银行截至1季度末达到了51.5万亿元,排行全市场第一。

另外农业银行的资产总规模达到44.82万亿元,仅此于工行,排名行业第二。

建设银行的资产规模达到42.80万亿元,达到了行业第三。总规模看,建设银行距离农业银行的差距有2万多亿元,从比例看,两家机构的资产距离并不大。

利息净收入:工行、建行领先

如果把六大国有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做一个排名,我们又可以发现一个新的趋势。

以利息净收入来看,工行依然以1567.8亿元遥遥领先。

利息净收入的“亚军”由建设银行取得,该行虽然资产规模低于农行,但是在利息净收入方面近几年都占据着行业亚军位置。

总体看,在利息收入这个传统主业上,工行、建行、农行还是排名行业靠前的位置。

业绩决胜点:非息净收入

尽管利息净收入在营收中的比例更高,但2025年一季度,国有银行的业绩起伏很大程度上有非息净收入来决定。

所谓的非息净收入通常包括投资收益(已实现的投资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持有资产组合的浮盈浮亏)、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项目。

以2025年一季报增速最快的中行来说,该行的利息净收入1077.27亿元,比前一年微幅下降。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6.51亿元,同比增加5.24亿元,增长2.09%;其他非利息收入合计315.51亿元,同比增加85.72亿元,增长37.30%。最终,非息净收入把中行推到了营收增速的最前列。

另外,纵观六大行的一季报,投资净收益方面,中行明显领先,一季度达到138.64亿元,甚至超过了工行。

同时,邮储银行以109亿元的表现,超过了另外3家国有银行,排在了行业的第三名。

另外,以增速看,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一季度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速比较可观。

尤其建设银行,虽然24年1季度的基数不高,但今年1季度增速超过145%,在六大行内排名领先。

这显示,以投资业务为代表的非息净收入板块,渐渐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重点领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