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2025年Q1营收22.47亿美元净利润大增166.5%

公告小助手

中芯国际2025年Q1业绩解析:营收稳步增长但下半年挑战显现

核心要点

  • 财务表现亮眼: 第一季度营收 22.47 亿美元,环比增长 1.8%;毛利率维持在 22.5%;净利润同比大增 166.5%至 13.56 亿元

  • 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达 89.6%,环比增长 4.1 个百分点,晶圆销量同比增长 27.7%

  • 产品结构变化: 消费电子应用占比升至 40.6%,智能手机应用占比下滑至 24.2%,工业与汽车应用提升至 9.6%

  • 现金流状况转弱: 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第一季度为-11.72 亿元

  • 二季度展望谨慎: 预计收入环比下降 4-6%,毛利率预期下滑至 18-20%区间

  • 地区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收入占比高达 84.3%,美国市场贡献 12.6%


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商中芯国际公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虽然当前表现强劲,但管理层对未来展望态度谨慎。

一季度业绩强势但现金流承压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芯国际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 22.47 亿美元,环比增长 1.8%,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毛利率达 22.5%,与上一季度大致持平,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保持稳定。最引人注目的是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 13.56 亿元(人民币),同比飙升 166.5%。

这一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晶圆销量的显著增长和产品组合的优化。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销售晶圆数量达到 229.2 万片(折合 8 英寸标准逻辑),同比增长 27.7%。同时,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9.6%,环比增长 4.1 个百分点,表明公司产能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达到 92.45 亿元,同比增长 46.9%,EBITDA 利润率提升至 56.7%,同比增加 6.7 个百分点,进一步证明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一季度为-11.72 亿元,而去年同期为正向的 35.67 亿元。这一转变主要由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收到的税收返还下降,以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业务结构调整与市场格局

从产品应用领域来看,消费电子已成为中芯国际最大的业务来源,占晶圆收入的 40.6%,较去年同期的 30.9% 明显提升。智能手机应用占比为 24.2%,较去年同期的 31.2% 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工业与汽车领域的占比提升至 9.6%,显示公司正积极拓展这一高毛利、相对稳定的市场。

在地区分布方面,中芯国际业务高度集中于中国市场,中国区收入占比达 84.3%,美国区和欧亚区分别贡献了 12.6% 和 3.1%。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市场的状况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值得关注。

在制造工艺上,12 英寸晶圆贡献了 78.1% 的收入,8 英寸晶圆占 21.9%,显示公司的产品结构正向更先进的制程倾斜。

资本支出与研发投入

一季度,中芯国际资本支出为 101.57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58.73 亿元有所减少,显示公司正在更谨慎地管理扩张节奏。与此同时,研发投入合计 10.68 亿元,同比下降 20.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6.6%,较去年同期的 10.6% 下降 4 个百分点。

这种资本支出和研发投入的谨慎态度可能反映了公司对行业周期性调整的预期,以及在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的战略调整。

未来展望与挑战

展望二季度,中芯国际给出了相对保守的指引,预计收入环比将下降 4% 至 6%毛利率预期在 18% 至 20% 区间,低于当前的 22.5%。

管理层对下半年的态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表示将"提升应变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最主要还是保持定力,做好本业,做好当下"。这种表述显示公司管理层对行业前景持谨慎态度,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波动。

结论

中芯国际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产能利用率和销量方面的显著提升。然而,经营性现金流的恶化和对未来业绩的保守预期表明,公司可能正面临行业景气度变化的拐点。

投资者在关注公司短期业绩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在先进工艺研发方面的突破与进展

  2. 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对中芯国际业务的潜在影响

  3. 下半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变化对公司收入的影响

  4. 公司在非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情况

  5. 资本支出与产能扩张计划的调整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