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斥资60亿美元押注中国抗癌药研发,带动中国医药股持续飙升。
20日周二,生物医药股爆发,港股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涨超4%,板块内三生制药(3SBio)涨超35%,荣昌生物涨14%,瀚森制药、石药集团等纷纷走高。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辉瑞与中国沈阳的三生制药达成协议,就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达成首付12.5亿美元,总额60.5亿美元的全球开发与商业化协议(除中国内地外),并对三生制药进行1亿美元股权投资和中国商业化选择权。
这一交易在中国药企许可交易中创下新纪录,同时三生制药未来最多可获得4.8亿美元的里程碑式后续费用。也预示着全球PD-1/VEGF双抗这一炙手可热的赛道竞争将进一步升级,更多中国优质产品将迎来BD可能。
伯恩斯坦的医药和生物技术高级分析师Rebecca Liang表示,辉瑞与三生制药的合作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最大的一笔对外授权交易。她认为,市场反应表明投资者将此视为对整个行业创新质量日益提升的认可。
辉瑞押注中国,药物创新成市场新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辉瑞还将向三生制药进行1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三生制药在中国销售一系列用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药物。
SSGJ-707是三生制药旗下三生国健基于其专有CLF2平台自主研发的创新双抗药物 。从临床数据看,SSGJ-707潜力不俗。根据三生制药公告,SSGJ-707已在中国开展多项临床研究 。
在针对PD-L1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方面,该药物的III期临床研究已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启动,并获得了突破性疗法认定 。
这次辉瑞的入场,不仅仅是一次资金投入,更是全球资本对中国创新药的高度认可。过去一年,许多辉瑞的同行都押注中国本土研发的药物来补充其产品线。
据GlobalData统计,2024年中国药企的授权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占到全球创新药授权的28%。今年,诺和诺德和默沙东也分别投资了2亿美元,用于引进癌症和心血管药物。
3SBio药物对标Keytruda,竞争格局引人注目
辉瑞此次合作,也可以视为在“抗癌药战局”中的一场关键布局,有望与默克(Merck)Keytruda(全球最畅销药物)抗衡。三生制药的药物靶点与 Akeso Inc.一款表现优异的药物类似,后者在一次试验中的表现优于Keytruda。值得注意的是,Merck也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LaNova Medicines收购了一种类似的药物。
此前,辉瑞曾与Akeso的美国合作伙伴Summit Therapeutics合作,测试Akeso和Summit的药物与辉瑞自身疗法的组合。Daiwa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Wilfred Yuen表示,这项研究协议不会受到新交易的影响。
随着辉瑞、诺和诺德、默沙东等巨头加大投入,中国药企的“出海”步伐逐步加快。Citigroup分析师将3SBio目标价从13港元提升至21港元,预示着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信心。
三生制药计划年内启动后期研究,辉瑞将在美国生产药物
三生制药计划今年在中国启动该药物的首次后期研究。虽然辉瑞没有概述其自身的临床计划,但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将在美国生产该药物。
花旗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笔新交易应该可以缓解投资者对可能影响授权趋势的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而这一趋势已经提振了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
花旗分析师写道:“全球扩张是创新制药/生物科技公司的关键投资主题。”花旗在达成协议后,将三生制药的目标价从13.00港元上调至21.00港元(2.7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