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业内最资深、最有性格的卖方研究所所长之一,黄燕铭的一举一动格外引人关注。
他于今年4月底离开服务十三载的国泰君安,加盟东方证券并任职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业内盛传是公司高层极力相邀。
此前,他在国内研究界早已是“独孤求败”。至少在研究体系构建、研究人才培养、投资与投顾的定位等领域,他的许多创见和突破性思维,给业界留下了足够的印象。
5月22日,黄燕铭以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的身份,参加了晨星(中国)2025年度投资峰会。
这亦是黄燕铭履新东方证券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发声。
许久不见的黄燕铭,言辞更加犀利,不仅直抒胸臆,内容表达也颇为直接,其间屡屡有妙语发出,引来台下一阵阵掌声。
他的首度亮相究竟讲了什么?下文予以实录(以第一人称,略有调整)。
近五年一直在“钻研”一件事
在国泰君安证券的最后接近5年的时间里,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在投顾的培养上。
到了东方证券以后,除了带领研究所,我还有一个任务,也是要培养投资顾问。
证券公司的转型众所周知,要从传统的经纪业务转向财富管理业务,必须解决两个核心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是投顾的带教,第二个资产的配置。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要从卖产品转型为财富管理,都是空谈。
但要解决这两件事情,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实战的问题。空谈谁都会,写篇文章,5页纸、两个小时,人工智能给你生成。但是要把这些事情做成,我真的花了5年的时间去探索、去摸索(如何)把它做成。投资顾问的带教,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实际上挑战极大。
投顾团队养成和研究员是一样的
在国泰君安的时候,投资顾问有3500人,东方证券的投资顾问人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也很多。
怎么对投资顾问进行带教?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对投顾要进行分层分类挑选和培养。这要根据他们的“能力”、”绩效”、“思维特征”进行分类分级,与我挑研究员是一样的。
我把投资顾问分成三大类,A类、B类、C类。
A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B类,更多的是营销职能;C类我就不管,让A类和B类去带他们。由此把几千人的投资顾问队伍带(培养)起来。
全方位训练从“看懂”研究报告开始
第二件事情,是对他们进行训练。
其中,第一重要的是教研究方法。好多人说,你是让要让投资顾问去做研究吗?
不是的,你不教研究方法,他是看不懂研究报告的。
现在研究报告满天飞,哪篇研究报告质量好,哪篇报告没用,哪些报告有实战(价值),你看得出来吗?
像我们这些老牌的(分析师)一看就知道,很多小孩子看了报告,只会看谁勤奋,谁报告数量多,谁热闹,谁有金句。对报告质量好坏,他毫无辨别能力。所以我们要教他们研究方法。
光有方法有用吗?还不行。你还要给他填内容,你要给他思想,要让他懂经济、懂策略、懂行业、懂公司、懂股票。
这还不够,要让他懂产品,懂固收、懂ETF,还有要懂量化策略产品等等,要把所有的东西填进去。
光有“骨架”不行、要有“肉”。
有了这些东西够了吗?还不够,你还得教他营销。碰到银行怎么做理财,遇到高净值个人怎么做理财,遇到长尾客户如何做理财,要教他各种营销策略和方法。
不要耍“聪明”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想说一句,现在有些公司财富管理教的不是大类资产配置,也不是投资的思想,教的是营销的各种话术。
我见过很多投顾,跟我讲投大类资产配置怎么做,毫无思想观点,讲的都是一套话术。
我说“真聪明”,但用这种方法去对付客户有价值吗?毫无用处。
所以,我(定下规矩)话术不许讲。
教人本事“胜造浮屠”
教了这些东西够了吗?
还不够!
你得教他们(券商投顾)很多生活的常识,怎么去跟有钱人、跟普通老百姓打交道。
最后,还可以再教他哲学,让他对这个世界有认知,让他思想有高度,让跟他谈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让客户真的觉得这个投顾很有水平、很高深。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把他们培养出来。光训练够了吗?还不够,在日常、在课堂里,我和投顾们是老师和学生,在日常工作中,那就是将军和士兵。这不是一天两天指挥,是非常花时间的事情。
我们说救人一命胜造7级浮屠,我说多教一个投顾,让他长一身本事,多帮助一个年轻人,同样也是救了一命,让他们实现转型。
托马斯曾经跟我说过,嘉信理财在2008年之前是3000个客户经理,2012年以后是3000个投资顾问。
我问他此3000是否为彼3000?
他说不是的,3000个客户经理当中能够转型为客户经理的只有30%,还有一部分人,被淘汰了。
我们今天要实现经纪业务转型,一样会面临一部分的人不适应,会被淘汰,如何帮助尽量多的人转型,那就是我们的使命。
携手行业、呼吁合作
在买方投顾的过程当中,非常需要基金公司与券商合作。因为大家都是一个生态圈里面的链条。
在过去五六年的时间里面,我带领的团队与在座各位的基金公司,特别比如鹏华基金,我们往来的很多。
(主要)在几个方向。第一是投顾的培养和带教。在过去的两三年里面,我与鹏华基金的投顾带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三年前我去拜访邓总,说我们要重点发展ETF和固收,我们在ETF和固收方面实力不够,需要基金公司来帮助。邓总说非常好,我们一起来合作。
所以我们在过去的这一类的课程里,有很多课程的内容是基金公司来帮我们提供支持,帮助我们来做投顾的训练。
投顾训练,他听了谁家的课,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他们以后在产品营销的过程当中,对哪家的产品就特别会容易上心、上量。
第二,是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大类资产配置的投研对接方面,跟基金公司的合作更多。比如我们现在重点发展基金经理的访谈,也需要基金公司提供很多的数据资料,以进一步的加工研究。有的基金公司在这方面配合得非常好,使得我们很容易把这些内容对接下去,在这个组合过程当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第三,在很多信息系统的构建中,也需要跟基金公司来合作。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是人的问题还是配置方案的问题,都是可以跟基金公司去加强合作的。
当然大部分基金公司很合作,也有个别基金公司不合作,还有个别基金经理不合作。
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基金公司的被动产品基金经理、量化基金经理、固收基金经理,一般配合度都比较高,主动基金经理的配合度都比较差。
所以在座各位基金公司领导,也希望你们回去把公司的主动基金经理“教育”一下,希望他们改变一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