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出口商品面临20%关税,所谓“转口贸易”商品面临40%关税。原产地认定是美国针对转口贸易审查的核心环节,由美国海关(CBP)负责执行,通常适用“实质性转变”原则。参考越南现行30%本地增值标准,后续建议关注美越协议对原产地认证方式的细则披露。对中国而言,我们判断未来新协议落地后中国通过越南进行的转口贸易可能面临更大难度,从高频数据看自6月中旬以来我国对越南的“抢转口”有所降温。中长期看,中企出海可能进一步加速,并有望形成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新循环。对其他经济体而言,对于对等关税90天豁免到期而尚未完成的谈判,我们预计特朗普可能采取两种方式分类处理,一是对于谈判持续推进的贸易伙伴继续延期豁免,二是对于部分体量较小的贸易伙伴直接设定新的关税水平。此次美国与越南的协议或表明,缩减逆差、加强原产地审查、对美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对美采购或是美国在谈判中的核心诉求。但整体上,特朗普的关税极端性明显小于4月,近期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的趋势或可以延续。
美国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7月2日表示,美国已经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当天他和越南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进行了通话。特朗普在自创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特朗普还称,对于所谓“转口贸易”(即原产于其他国家、经越南转运的商品),越南商品将面临更高的40%关税。他同时表示,越南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美国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将不征收任何关税。这是自4月初以来,美国与贸易伙伴达成的第二项协议,前一项是其与英国达成的协议。越南官方媒体越通社的报道则称,苏林与特朗普在这次通话中就《关于越美对等、公平与平衡贸易协定框架的联合声明》达成一致。苏林建议美方尽早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取消对越南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特朗普对苏林表示,美国将大幅削减对多项越南出口商品的对等关税。特朗普也高度评价越南承诺为包括大排量汽车在内的美国商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条件。越南方面的报道并未直接证实特朗普提及的具体关税水平。在20%出口关税和40%转口关税的基准上,各行业具体关税税率或需关注后续关税协议细节。
原产地认定是美国针对转口贸易审查的核心环节,由美国海关(CBP)负责执行,通常适用“实质性转变”原则。参考越南现行30%本地增值标准,后续建议关注美越协议对原产地认证方式的细则披露,也需关注执行力度。
原产地认定是美国针对转口贸易审查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进口商品适用的关税待遇、贸易救济措施与制裁政策。从监管主体来看,在一般进出口事务中,原产地认定主要由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负责,对于没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如越南)美国海关适用的是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根据美国海关现行标准,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包含两大判断原则:(1)“完全获得”原则:指商品在某一国家完成全流程生产、制造或自然形成,即可认定为该国原产,但该情况较为罕见;(2)“实质性转变”原则:适用于含多国成分或零部件的商品,原产地被认定为最后完成本质改造、形成新产品的国家。从认定流程来看,进口商申报原产地和相关资料后,CBP先进行文件审核,如有疑问会要求补充生产记录或供应链证明,并可对高风险货物进行实地抽查或实验室检测,最终认定原产地是否符合规定。参考2018年越南发布的《第31/2018/ND-CP号法令》及后续修订文件,越南本地加工增值需达30%以上的产品,才能获得“越南原产”认定。建议后续关注美越协议中原产地认证方式的细则披露。关于原产地规则的详细说明请见报告《海外政策专题(39)—全球贸易规则系列报告:美国总览篇》(2025-06-12)。
对中国而言,我们判断未来新协议落地后中国通过越南进行的转口贸易可能面临更大难度,从高频数据看自6月中旬以来我国对越南的“抢转口”有所降温。中长期看中企出海可能进一步加速,并有望形成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新循环。
在新协议下,若美国对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征收20%关税,而转运货物将征收40%关税,这将对中国通过越南进行的转口贸易带来更大难度。从总量看,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底,越南在我国出口中的占比达到4.5%,较2017年增加1.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中国对越南出口的行业中,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占比较高,2024年上述品类在我国对越南出口中的占比分别达到36.2%、11.7%、11.4%,需关注美越协议对电子、纺织、机械设备出口可能的影响,也需要密切关注越南当地海关对于供应链环节穿透的要求变化。从高频数据来看,自6月中旬以来,越南港口日均停靠船只数量呈现下行态势,对越南的“抢转口”有所降温。根据彭博数据,6月第三周到第五周,越南港口日均停靠船只数量周环比增速分别仅录得-0.7%、-5.2%、-6.3%。中长期来看,受上述因素影响,中企出海进程可能进一步加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有望形成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新循环,东盟等当地消费市场的机遇有望持续扩大。
对其他经济体而言,随着对中国之外的其他经济体90天对等关税豁免期结束,对于尚未完成的谈判,我们预计特朗普可能采取两种方式分类处理,一是对于谈判持续推进的贸易伙伴继续延期豁免,二是对于部分体量较小的贸易伙伴直接设定新的关税水平。
对中国之外的其他经济体90天对等关税豁免期将于7月9日结束。截至7月3日,美国已分别和英国、越南达成框架协议,7月9日到期前或有更多协议达成,但美国与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达成协议的概率相对较低。随着90天豁免期的结束,对于尚未完成的谈判,我们预计特朗普可能采取两种方式分类处理。方式一:对于谈判在持续推进且取得进展的贸易伙伴,特朗普可能再度将对等关税延期,留出更多谈判时间,但后续大概率仍仅能形成框架性协议,“为签而签”的特征或依旧明显。方式二:对于部分体量较小的贸易伙伴,特朗普可能直接设定新的关税水平,税率可能介于10%到4月2日的极端关税之间。
此次美国与越南的协议或表明,缩减逆差、加强原产地审查、对美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对美采购或是美国在谈判中的核心诉求。但整体上,特朗普的关税极端性明显小于4月,近期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的趋势或可以延续。
此次美国与越南的协议,或对后续的协议有一定参考意义。我们观察到,一方面,10%的基准关税或基于232的行业关税或是特朗普的谈判底线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逆差国或进一步要求保留20%左右的关税水平。另一方面,缩减逆差、加强原产地审查、对美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对美采购或是美国在谈判中的核心诉求。当然,总体来看,若以上判断成立,则特朗普“为签而签”的特征依然明显,对等关税的极端性相比4月初将有明显回收,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明显小于4月。美越协议公布后,当日美股市场延续涨势,7月3日亚太市场开盘也多数上涨,近期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的趋势或可以延续。
本文作者:杨帆、遥远、玛西高娃、危思安、张黎阳,来源:中信证券研究,原文标题:《海外政策|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定:事实、影响与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