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24年同店销售负增长的低迷期后,瑞幸咖啡在今年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二季度,瑞幸不仅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更重要的是,其核心指标——同店销售增长率飙升至13.4%,与去年同期的-20.9%形成鲜明对比。
周三,瑞幸咖啡公布二季度财报,核心要点如下:
• 财务表现强劲:二季度净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47.1%,预估111.6亿元;GAAP营业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61.8%;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43.6%,二季度经调整每股ADS净收益4.40元人民币。
• 门店扩张提速:净新增门店2,109家,总门店数达26,206家,其中直营门店16,968家,合作门店9,238家。
• 运营指标向好:直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3.4%,较上季度8.1%显著加速;月均交易客户达9,170万人,同比增长31.6%。
• 盈利能力稳定:直营门店门店层面营业利润率21.0%,基本维持去年同期21.5%水平;GAAP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 现金流充裕:经营性现金流25.6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总计81.7亿元,为业务扩张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增长动能依然强劲,但结构性问题浮现
47.1%的净收入增长无疑令人印象深刻,但深入分析会发现,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
二季度净新增2,109家门店,总门店数达到26,206家,相比去年同期19,961家增长了31.3%。问题在于,这种扩张模式的可持续性如何?
更值得关注的是同店销售增长的显著改善。
二季度,直营门店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45.6%,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保持在21.0%的健康水平。
更重要的是,直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3.4%的表现证明了公司在提升单店效率方面的成功,这是衡量咖啡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加盟业务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55.0%,增速甚至超过直营业务,显示出瑞幸加盟模式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加盟业务占总收入的23.2%,较去年同期的22.0%有所提升,为公司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
单店盈利面临压力,配送费飙升抑制利润率
瑞幸展现出了规模效应的威力。GAAP营业利润率从12.5%提升至13.8%,主要得益于材料成本占收入比重的下降,这反映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组合优化方面的进展。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直营门店的门店层面营业利润率实际上从21.5%微降至21.0%,显示单店盈利能力面临压力。
此外,快速扩张也带来了成本压力。最显著的变化是配送费用暴增175.1%至16.7亿元,主要由配送订单数量激增所致。虽然公司整体经营费用占收入比重从87.5%下降至86.2%,但配送成本的快速上升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这可能成为未来利润率的潜在压制因素。
瑞幸的现金生成能力值得肯定。经营性现金流达到25.6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总计81.7亿元,为激进的扩张策略提供了充足弹药。但投资者需要思考的是,在当前的扩张节奏下,这些现金能支撑多久?
估值逻辑的重新审视
从财务数据来看,瑞幸确实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动能和不断改善的运营效率。但投资者需要关注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在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门店扩张的边际效应是否在递减?其次,配送成本的快速上升是否会侵蚀利润率?最后,海外扩张能否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瑞幸的故事仍在继续,但投资者需要在增长的光环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在咖啡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今天的强劲增长并不能保证明天的持续成功。
CEO郭谨一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并“相信这些能力将推动可持续的高质量长期增长”。从本季度的表现看,瑞幸确实展现出了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增长动能的能力,但能否在保持扩张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将是投资者需要持续观察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