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生后成功登月,Firefly航天正式上市,估值超70亿美元

56
Firefly成立于2014年,一度因资金断裂濒临破产,直到今年3月,公司旗下“蓝幽灵”成为目前唯一一台成功稳定着陆的私营月球探测器。此次IPO,市场对其股票需求旺盛,认购订单是原计划发行量的10倍。

在历经破产、股权动荡和管理层更替后,美国商业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迎来了华丽转身。

当地时间周四,这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商业航天公司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继Rocket Lab之后又一家闯出稳定增长路径的民营火箭企业。

此次IPO,Firefly将发行股份数量增至1930万股,定价45美元,募资约8.68亿美元,高于此前计划。市场对其股票需求旺盛,认购订单是原计划发行量的10倍。按照完全稀释后股本计算,公司估值超过70亿美元。

“登月”成关键转折,NASA撑腰订单不断

Firefly真正赢得市场信任的,是其今年3月完成的一项里程碑式任务:旗下“蓝幽灵”(Blue Ghost)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保持完整姿态。这是目前唯一一台实现稳定着陆的私营月球探测器。

Firefly不仅是NASA合作方,还接连获得多项登月合同。今年其第四次登月任务已获得NASA 1.77亿美元的资助。公司现役的Alpha小型火箭虽有起伏,但也逐步积累可靠性,并计划将IPO资金用于加速Alpha的发射频率。

同时,Firefly也在与北美航空巨头Northrop Grumman合作开发更大型的Eclipse火箭,以挑战SpaceX的“猎鹰9号”。公司还推进一款可在轨维修和加速其他卫星的“Elytra”卫星产品线,意图向航天综合服务平台转型。

CEO Jason Kim表示:“市场对发射与在轨服务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我们希望能更好满足这种需求。”

从濒临破产到IPO,创业者与早期投资者大赚

Firefly成立于2014年,最初名为Firefly Space Systems。2017年因投资人撤资,公司资金断裂并申请破产保护。之后由乌克兰企业家Max Polyakov收购资产并重启运营。然而,Polyakov也在2022年因美国政府国家安全压力被迫退出持股。

此次上市为创始人及早期股东带来丰厚回报。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Tom Markusic持股价值达5.57亿美元,成为最大个人股东;而背后早期押注的Astera Institute(由加密亿万富豪Jed McCaleb支持)持股价值近5.89亿美元,投资回报超过10倍。

Kim本人虽不直接持股,但通过期权预计将获得8100万美元收益。他在2024年接任CEO,主导了公司向市场化、商业化路径的最后冲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