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稻面临极端高温,米价要再创新高了?

42
尽管日本政府正紧急采取措施鼓励增产,但创纪录的高温与干旱天气正严重威胁今年的水稻收成。日本主要水稻产区7月降雨量已经创近80年来新低。这让本已紧张的粮食供应和高企的米价雪上加霜,新一轮的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或许正在路上了。

一场席卷日本的创纪录热浪,或将引发该国最重要的主粮——大米新一轮的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

据彭博8月8日报道,日本主要水稻产区如东北和北陆地区,在7月经历了近80年来最少的降雨量。进入8月,一场热浪更是席卷全国,打破了多项气温纪录。

日本近日遭遇“灾害级”酷暑,局地气温升至40摄氏度以上。日本气象厅这两天接连公布,该国在单日内接连刷新两项高温纪录——气温在攀升至41.6摄氏度后又升至41.8摄氏度。由于高温少雨持续,福井县、新潟县和长野县等地严重缺水,水稻长势受影响。

这种极端天气正值水稻收获季前夕,给产量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对此高度警惕,因为日本的稻米供应本已紧张。由于2023年夏季的酷热导致收成创下十多年来新低,今年的米价已比一年前高出约50%。

米价飙涨

2023年的酷暑重挫水稻产量,直接引爆了日本今年夏天一场全国性的“大米危机”,东京超市米袋被抢空、限购成常态。部分学校被迫减少米饭供应天数,商店和餐馆也纷纷提价。

而过去一年,大米价格持续飙升。官方数据显示,日本6月大米价格同比涨幅100.2%,5月涨幅101.7%,这些数字处于超过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快增长水平。

这场危机不仅影响了民生,也带来了政治后果。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在7月的上议院选举中遭遇历史性挫败,据信部分原因便与此有关。若今年再度歉收,无疑将给执政党带来更多批评。

鼓励增产

面对潜在的又一个歉收年,日本政府已经开始行动。日本首相石破茂本月打破数十年来的政策常规,鼓励农民无视产量上限、扩大种植。其政府还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并调动水车帮助灌溉农田,试图缓解危机。

但对于今年的最终收成,各方看法不一。宫城大学农业政策专家、名誉教授Kazunuki Ohizumi表示,“由于高温和干旱,产量和流通量下降几乎是确定无疑的。” 他援引政府数据指出,若无极端天气影响,因种植面积扩大,今年日本水稻产量本有望增长约8%,达到735万公吨。但如今,极端天气让产量预测变得异常困难。

然而,也有相对乐观的看法。宇都宫大学教授Masayuki Ogawa认为,种植面积的扩大可以抵消极端天气的部分影响,他预计水稻产量将会增加。不过,他也补充说,由于供需前景不明,价格最终仍可能上涨。日本农林水产省则在一封邮件中表示,今年的确切产量将在秋收后才能知晓,且风险可能根据未来天气状况扩散到其他地区。

独特国情

日本的稻米困境与全球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得益于印度等主要种植国天气良好、收成健康,亚洲基准米价已跌至近八年来的最低水平,为全球数十亿消费者缓解了食品通胀压力。

然而,日本市场相对封闭。为保护本国产业,日本对大米进口实施严格管制,每年仅允许77万吨免关税大米进入,超出部分的关税高达每公斤341日元(约合2.30美元)。这意味着日本难以通过大量进口来平抑国内米价。

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气候变化。据BloombergNEF的数据,日本的极端热浪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面对这一长期趋势,日本正在寻求适应方案,例如在北海道等过去被认为过于寒冷的地区种植水稻。自2018年以来,北海道已成为日本第二大水稻产区,其单位面积产量甚至超过了头号产区新潟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