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与先锋领衔,美国资管巨头靠ETF横扫欧洲,十年规模翻倍!

332
得益于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产品的青睐,美国资管公司在欧洲迅猛扩张。截至今年5月底,美国基金集团在欧洲地区的资产管理规模(AUM)从十年前的2.2万亿美元激增至4.9万亿美元。其中,贝莱德、先锋的AUM分别达到1.4万亿美元和4420亿美元。

一股由美国资管巨头组成的“超级联盟”,正凭借低成本被动投资的浪潮席卷欧洲市场。

根据ISS Market Intelligence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美国基金集团在欧洲地区的资产管理规模(AUM)从十年前的2.2万亿美元激增至4.9万亿美元。其中贝莱德在欧洲和英国管理的ETF和指数追踪基金规模达1.4万亿美元,先锋集团管理4420亿美元。

相比之下,欧洲同业的增长显得步履蹒跚。同期内,英国资管行业的AUM从1.2万亿美元增至2万亿美元,法国则从8700亿美元增至1.5万亿美元,而瑞士和德国的规模各自实现了约一倍的增长,达到1.4万亿美元。

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力,是被动投资的兴起。Pimco首席执行官Manny Roman警告称,“被动投资的崛起是单向趋势”,对于欧洲的中型股票基金经理而言,“前景看起来无比黯淡”。

管理咨询公司Oliver Wyman的合伙人Huw van Steenis更是直言,一个由美国公司主导的“超级联盟”正在崛起并与行业其他参与者拉开差距。

ETF浪潮席卷,被动投资成制胜法宝

美国资管公司在欧洲的迅猛扩张,与ETF及指数追踪基金的爆炸性增长密不可分。

这类被动投资产品因其费率低廉而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而贝莱德与先锋领航正是这一市场的绝对主导者。

根据ISS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仅贝莱德一家,其在欧洲和英国的ETF及指数追踪基金规模就高达1.4万亿美元。于2009年才在伦敦设立办公室的先锋领航,如今管理的同类资产也已达到4420亿美元。

“按管理资产规模计算,排名前三的美国公司合计占据了所有在欧运营美国公司50%的市场份额。”ISS MI的副总监Jinesh Shah表示。

先锋领航欧洲业务负责人Jon Cleborne也指出:

“我们看到整个欧洲都在发生明显转变——人们正从昂贵、表现不佳的基金转向低成本的选择。”

“美国主场”规模效应成关键优势

美国资管公司能够成功“出海”欧洲,其庞大的本土市场提供了关键的规模优势和孕育创新的土壤。

麦肯锡高级合伙人菲利克斯·文格分析称,美国公司受益于“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和更快的财富创造速度”,并在“被动投资和私募市场”等增长更快的资产类别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这种规模效应可以轻松地被复制到全球市场。

AllianceBernstein全球客户集团负责人Onur Erzan表示,总部位于美国“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公司可以“利用这种规模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业务体系”,并反哺其在欧洲等其他地区的业务。

欧洲同业承压,整合与差异化竞争迫在眉睫

面对美国巨头的强势挤压,欧洲本土资管机构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尽管诸如瑞银、东方汇理和德意志资产管理等一批老牌欧洲机构,在国内共同基金和ETF市场仍占有较大份额,但追赶的步伐显得尤为紧迫。

麦肯锡的文格认为,欧洲同行需要通过整合来获得规模优势,但更重要的是,“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竞争”。

这意味着,除了追求规模,欧洲公司或许需要在产品、服务和战略上找到差异化的生存空间,以应对这场不对称的竞争。

被动投资阴影下,主动管理仍存“赢家”机会

尽管被动投资大行其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主动管理已毫无出路。

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恰恰是指数基金的崛起,为主攻精选策略的基金经理创造了新的机会。

摩根大通资管首席执行官George Gatch认为,被动基金的流行意味着“在主动管理领域,资源雄厚的竞争者变少了”,这为那些决定“倾注所有资源和能力以跑赢市场”的公司提供了机会。

Pimco的Manny Roman也补充说,在欧洲市场通过主动管理“增加Alpha的机会相当大”。

AllianceBernstein的Onur Erzan预测,在主动管理的世界里,最终会产生“数量有限的‘赢家’”。

就连被动投资巨头贝莱德也强调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其欧洲客户业务负责人Sarah Melvin表示,在“驾驭近期的市场波动”时,投资者非常看重公司在公开和私募市场的洞察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