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关税压力倒逼改革,莫迪突击式减税、加速简政放权

在尚未和官员达成一致前,莫迪突然公开宣布削减消费税,并计划“下一代改革”,设立高级别委员会专门推进简政放权,旨在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分析认为,减税措施可能在12个月内将印度名义GDP增长率提升0.6个百分点。

面对50%的关税威胁,印度政府正抢在压力显现前推进一系列突击式改革。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预告通知,拟自8月27日零时起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该通知指出,关税将适用于“所有进口供消费或仓储提取供消费的印度商品”。

据媒体报道,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一次公开讲话中突然宣布削减消费税,连政府内部官员都措手不及。据媒体援引政府人士消息,相关官员原计划数月后才公布税改方案,各邦财政部长也未获事先咨询。

据悉,印度计划将商品服务税(GST)从四档税率简化为两个档次,同时设立高级别委员会专门推进简政放权,力图改变“营商困难”的国际形象。

通过简化税制和官僚程序,莫迪政府希望清除那些因层层审批、法规重叠和流程缓慢而长期阻碍投资、拖累重大项目并影响经济增长的障碍。

突击式减税方案出台

根据拟议的GST改革方案,税收类别将从四个减至两个,原先分别按12%和28%征税的商品,将适用较低的5%和18%的税率。

政府期望,此次GST减税将刺激消费支出,尤其是在食品和服装等基本商品领域。IDFC First Bank估计,减税措施可能在12个月内将名义GDP增长率提升0.6个百分点。

澳新银行的Nim总结道:

“市场将这些举措视为积极信号,因为这些正是我们传统上认为限制印度潜力的因素。人们普遍认识到,挑战的广度是巨大的,扭转经济现状可能会伴随一些阵痛。”

简政放权提速推进

除了GST改革,莫迪还在15日的独立日演讲中提到了“下一代改革”,包括旨在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和废除多余法律的政策变革。

据报道,政府已成立两个高级别委员会推进相关工作。由内阁秘书TV Somanathan领导的委员会上周首次会议,专注于邦级去监管化。

另一委员会由政府智库Niti Aayog成员Rajiv Gauba领导,负责制定莫迪提及的下一代改革建议。

印度复杂的税制和官僚主义繁文缛节长期被视为营商障碍。

政府报告显示,现行工厂法律使企业宁可运营两个150人工厂,也不愿建设一个300人工厂,这抑制了规模经济。劳动法要求加班工资至少为常规工资两倍,促使许多工人转向非正规加班。

关税压力成改革催化剂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意外成为莫迪推进改革的助力。澳新银行经济学家Dhiraj Nim表示:

“在当前环境下,常规政策工具效果有限,唯一的出路就是实施更艰难的改革。”

据媒体报道,莫迪近期正与经济顾问委员会会面,收集改善民生和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与会经济学家认为,在低通胀和降息支持下,2026财年6.5%的增长目标仍可实现,但需要政策变革来提振经济需求。

野村控股的Sonal Varma指出,改革目标是“改变对印度投资的认知”,向市场释放印度正在改革、致力降低营商成本的信号。她强调,美国关税显然是这些变革的“触发器”。

目前,印度宏观经济指标保持稳定,为推进艰难改革提供了空间。莫迪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Sanjeev Sanyal表示:

“宏观稳定指标状况良好,这为更大力度推进改革议程创造了空间,以便为下一轮高增长奠定基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