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经济:股市涨能否带动实体反弹?

民生证券陶川等
民生证券陶川认为,股市高涨最直接的映射是服务业PMI和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反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将有所缓解。不过,投资者信心已呈现企稳迹象,但消费者信心的回归略显滞后。“稳外贸”与“反内卷”对企业形成双重考验,企业预期修复之路漫漫。

在经济经历了7月的放缓后,8月股市的高涨能否通过预期的改善向实体经济传导?我们认为最直接的映射是服务业PMI和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反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然而,随着“两新”政策拉动效应渐趋退坡,外部需求放缓与“反内卷”调整持续施压,经济结构性分化依然明显。8月股市的“升温”若要打破经济的“降温”,仍要等待再通胀的进一步信号。

8月资本市场的“盛夏”热度,将对服务业指标形成有效拉动。从统计构成上来看,服务业PMI、服务业生产指数均锚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服务业行业门类增加值进行核算,其中金融业占有较高权重。

历史趋势表明,上证指数与服务业PMI、服务业生产指数常常“同频共振”,尤其是股指强势上扬之际。因此我们预计,此番A股创十年新高,8月服务业PMI、服务业生产指数也将“水涨船高”。

投资者信心已呈现企稳迹象,而消费者信心的回归略显滞后。尽管第三批国补资金已于7月底“驰援”到位,但政策拉动逐步进入平台期,加之补贴规范优化调整,8月汽车和家电销售额增速均出现进一步下降。我们预计在“两新”政策提振效应有所“褪色”的背景下,8月社零增速可能稳中趋缓,整体消费市场进入结构性优化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外需“退潮”的风险隐约可见。随着8月7日新一轮关税措施的落地(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正式生效),美方“抢进口”行为也渐行渐远。高频数据显示,8月以来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船运量已明显弱于2024年同期,CCFI美东、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也跌势未止。整体来看,8月出口面临一定的放缓压力,“稳外贸”挑战犹存。

“稳外贸”与“反内卷”对企业形成双重考验,企业预期修复之路漫漫。除了出口承压之外,“反内卷”政策在推动供给侧结构优化的同时,短期内仍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制约工业企业的生产扩张意愿。我们构建的工业景气度指标显示,8月工业增加值进一步趋缓的可能性较大。在企业多持观望情绪的驱动下,预计制造业投资、制造业PMI的改善空间也将受限。我们的PMI预测模型也显示,8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的概率偏大。

相较之下,基建投资与私营企业关联度更低,其修复弹性也相对更足。随着自然灾害等短期扰动因素的消退,8月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温。从高频数据来看,沥青开工率在经历极端天气导致的阶段性回落后,8月起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同时,水泥价格指数也在8月初现“拐点之光”。这些迹象可能均指向基建领域正在释放边际改善的积极信号。

一值得关注的“彩蛋”来自价格端:“反内卷”对工业品价格的提振或快于预期。当前高频的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增速已率先反弹,预示与之密切相关的PPI也有望“接棒回升”。此外,多项上游原料价格其实自7月下旬起方才逐步企稳,但因PPI调查采价集中于每月5日与20日,7月数据或未充分捕捉回稳迹象。这一滞后效应有望在8月PPI数据中得到更清晰的体现,进一步印证工业端价格环境的边际改善。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8月还有两大看点不容忽视。一是青年失业率表现,该指标已在7月呈现季节性攀升、且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若8月进一步突破去年高点,则需求侧政策(尤其是稳就业措施)加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将显著上升。

二是政府债发行情况,当前政府债发行的步伐已放缓,财政脉冲趋于减弱,这或将制约年内财政对基建等领域的支撑力度(包括1-8月特殊新增专项债已超过全年额度),也可能倒逼宏观政策更加积极发力。

本文作者:作者:陶川 钟渝梅,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8月经济:股市涨能否带动实体反弹?(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