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对于保险公司的业绩而言,从来就是“锦上添花”,在过去一年间经历了业绩和股价的双回升之后,平安的中期业绩还有什么看点,格外引人关注。
8月27日,中国平安召开中期业绩发布会。董事长马明哲、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董事会秘书盛瑞生等管理层参加会议并回答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其中不乏妙语连珠。
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寿险业务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既是中产以上财富的压舱石选择,也可以提供财富保值增值、更可保障客户和家人的医疗健康养老需求,银发经济的保险业务未来也有增长潜力,是超过20万亿的赛道。
副总经济、首席财务官付欣透露,平安“举牌”了很多公司,配置了很多股票。其中不少归在OCI账户下,这部分资产有600亿的浮盈没有在利润表中体现。但这对整个集团的价值提升非常有好处。
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则建议,不要动不动说平安“举牌”某个公司,“举牌”只是持股到了某个数值之后必要的信息披露。平安在权益投资上“没有狼子野心”,只想多配一点好股票。平安集团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价值资本,希望投资企业能够发展好,让平安可以分享发展红利。
OCI投资账户上“浮盈”超600亿
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在业绩介绍过程中,特别拆分了归母营运利润与净利润同比表现之间的差异。
她解释,两个利润口径的差异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1季度对平安好医生并表的一次性影响。
二是,发行的可转债产生的影响,在股价上升时,会计处理上反而是一个短期的下降。在未来可转债转股等之后,全生命周期不影响财务报表,当前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三是,平安“举牌”了很多公司,配置了很多股票,在会计分类上分类在OCI账户,这部分有600亿的浮盈增厚了资产负债表,但是没有在利润表中体现。这部分对整个集团的价值提升也非常有好处。这会有利于分红险的销售和分红水平的竞争力提升。
因此,她总结,营运利润才是整个保险行业能够去看清楚真实经营的口径,建议多看运营利润这一指标。
寿险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
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介绍,平安的寿险新业务价值持续大幅增长的动力,来自于行业趋势、寿险改革两大重要因素。
行业趋势方面,寿险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中产以上的财富压舱石的选择。寿险可以提供财富保值增值、客户与家人的保障、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银发经济是未来有增长潜力的、超过20万亿的赛道。
而平安在过去几年进行的寿险改革,也持续释放三重改革红利。第一是多渠道。从代理人渠道增加了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渠道,后两者超过160%的增长。第二是“产品+服务”的红利。只有增值服务才能真正做出差异化。这些服务能够有效驱动客户购买平安的产品。第三是科技赋能、AI的红利。销售队伍李永AI销售辅助工具,利用AI数据分析提高销售转化效率的提升。
在第二季度,平安集团的寿险业务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提升。他对全年业绩发展非常有信心。
平安的“光芒”还能更大
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认同投资者对于平安股价的上升,用了金子总会发光的说法。她认为这是在证明平安集团的价值。而且,她认为这个光芒还可以发得更大。
一方面,行业需求增长在逐步释放,效益还在放大;另一方面,平安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高价值客户、获客成本的方面的优势,还会继续体现。
她相信,整个平安的估值还是非常低的,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认可持续增长。
至于分红,马明哲经常提到,做好股东的打工仔。付欣表示,平安要做好股东的打工仔,也是做好日常工作,做好经济能力的创造,价值的创造,相信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好回报。
对上半年业绩满意
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管理层对上半年经营业绩是满意的。
第一,集团整体业绩稳健。营业收入、归母营运利润等数据都保持稳健增长。更重要的是医疗养老战略赋能主业效果越来越明显。
第二,集团主业增长强劲。比如,寿险新价值业务增长强劲,产险综合成本改善。
第三,集团持续推动创新。科技为主业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这体现在,保险+医疗、养老、健康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在全球救助方面,平安也能够为客户提供服务;AI还打造一系列医疗产品矩阵。
平安权益投资没有“野心”
对于权益投资,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从去年到今年,监管推出一系列资本市场政策,平安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倍感信心。
而平安的业绩离不开在团队努力,也离不开政策给力。
他总结政策有三个特点,一是效果明显,市场信心不断回暖,AH放量增长;二是政策发力很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共同发力,系统性思维解决了一揽子问题;三是可持续,保险资金长周期改革,公募基金改革动作,推动长期资金加速入市,驱动市场构建长期价值。
当前,中国市场估值在全球来看,处于合理区间,所以具备相当的安全边际,对未来有信心。平安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会加大资产配置,投向主要一是创新的方向,一是高分红方向。
对于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动向,谢永林表示在中基协做备案。后续会进一步展开经营。
平安集团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价值资本,希望投资企业能够发展好,平安可以分享发展红利。
投向“三可”企业
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对于投资也补充到,保险投资的核心是资产负债的匹配,需要去考虑如何与前端负债业务有效匹配,包括久期、成本、现金流、监管要求的匹配。
平安的负债端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降低经营成本。结算利率市场竞争力来自于资产端有效配置。
当前平安的资产配置中,有13%投向了权益,其中65%在OCI账户。这一系列资产配置可以帮助提高投资收益率,在成本和投资之间产生好的利差。
具体到投资标的上,他提出平安有三可原则,包括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
展望未来,随着负债端成本持续下降,资本配置持续优化,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在高息股与成长股之间进行动态匹配,跟上市场的发展,给投资者带来好的回报。
平安的股价(增长),来自于战略持续领先和科技赋能。
医疗养老赛道、AI领域的持续投资创新,驱动平安未来,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医疗健康养老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估值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用AI把金融价值链重做一遍
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还介绍,平安集团在科技投入大量资源,数字化将会颠覆商业模式,数字化是最重要的系统工程之一。
平安集团要进行全面AI化。在智能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经营五个方面,通过AI把金融价值链做一遍。
当前,平安集团的优势体现在垂域优势。虽然底层大模型是开源的先进大模型,但在核保、定价、理赔、运营、管理等方面,平安都有自研大模型,叠加专属数据库,带来垂域优势。例如,车险成本降低1个百分点,就是受益于此。
目前,平安集团自研大模型增加14个,达到67个。而且,全集团超过12%员工日常使用智能体来帮助工作。
整体来说,平安利用AI来提高客户体验,降本增效,AI赋能提升销售产能。